浪潮新消费

浪潮新消费

公告

记录新消费商业史,深度思考产业未来。

文集

(2) 创业(247)

统计

今日访问:4961

总访问量:4315246

注意力碎片化时代,品牌如何在流量和渠道中做取舍?

2021年10月18日

评论数(0)

在今天做品牌,流量和渠道是一个与之密不可分的话题。但品牌如何在流量和渠道中做取舍和精细化的策略推进,却未被深究。

从早些年集体涌入淘宝,到当下对抖音电商趋之若鹜,随大流的背后也许有机会,但能搞清楚流量渠道次序和建立差异化运营方法论的品牌,其实不多。

当我们在谈流量的时候,本质上在谈什么?怎么跟渠道、品牌特质更有机,深入地结合起来?

在9月份举办的2021(第十四届)中国化妆品大会上,佩莱集团副总裁克罗围绕以上问题做了深度分享。佩莱集团是电商渠道起家,在过去几年打造多个彩妆单品爆款,持续推动着品牌运营的创新迭代。

克罗在分享中提到,注意力碎片化时代,流量依然是新品牌的敲门砖。做流量,最重要的目的是沉淀在渠道的价值,然后利用品牌在渠道的优势地位反哺流量,形成良性循环。

在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的时代背景下,他也认为,如今的新品牌必须另辟蹊径,选择真正与品牌调性相符的渠道,充分利用好渠道的长尾效应,才有可能突围而出。

以下内容经浪潮新消费精编整理。

分享丨克罗

整理丨南苏

大家既然对渠道打法感兴趣,肯定在渠道和流量上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会思考到底是流量还是渠道更重要。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想,如何在流量和渠道中间做一个平衡。

佩莱是一个新兴的美妆集团,之前我们主要做单品牌,今年又孵化了几个新品牌,现在公司大概有十几个品牌,深耕不同的类目。

我们是化妆品行业经营模式创新的先锋,很多时候大家会发现佩莱的品牌和传统D2C品牌有非常大的区别,我们是流量和渠道两者兼顾的。

首先,做爆款在这个年代不难,因为流量的获取成本到现在为止都不算太高。比如抖音的播放CPM还能做到15块钱,在互联网行业算是非常低的值了。很多人说流量内卷,价格水涨船高,实际上还是可以通过各种办法把CPM降下来,包括把你的CPS降下来,把ROI提高。

另外,在渠道方面,我们做了UNNY的防晒、卸妆水、遮瑕,发现如果能做到淘宝&天猫类目前五,在各个平台上成绩都不会太差。所以接下来我会分享一些在流量和渠道取舍上具体的做法。


为什么现在新品牌这么多?更多是受益于这个时代的流量碎片化特征,小品牌相比于大品牌来讲更容易做出一个爆款。

举个例子,有一个品是60的售价,一般成本在15-20,20的品质已经非常好。如果找达人挂车,20%佣金加上坑位费,再算上平台五个点,最后发现CPS大概是30块钱左右。

也就是说,只要能在30块的成本以内成交你就是赚的,当然我没有考虑到后面的复购,消费者购买商品之后的连带反应,包括平台公域上的反馈,我只是算广告本身的成本。只要做到这个点,这个品是必赚钱的。

当你把品的销量在天猫上拱得很大之后,做各个渠道都会好做。我不是为天猫站台,其他的渠道也很好,但天猫呈现的价格是最贵的。

天猫的销量在那儿摆个20万+,卖79元,抖音直播59元怎么会卖不掉?会有人抢着播你的品。所以不如把自己内功做强一点,只要把一张表格发给别人,我是全网类目前三,你播不播?除非品质有大的问题,基本上不会有人不播你。

所以流量是新品牌的敲门砖,会把所有平台的效率变高,不管是抖音、拼多多,还是其他十几个线上平台,都是这个道理。我们测了这么多品类,跑过大概300多个盘,一个类目一个单品走一个盘,每个盘基本上都是这样。

那么在你还没有品牌心智的时候,抖音能不能做?我觉得可以做。

很多时候你在天猫做得不好,抖音依然可以做好,里面有很多爆款,但关键是你的运营能力强不强。大部分人做抖音其实都不是很专业,包括我自己,所以最后发现效果没那么好,因为抖音内卷已经非常严重了,不如把其他平台做好之后再做抖音。

而且对于新品牌来说,流量就是曝光。做任何消费品都很简单,就是有没有很多人看到你,用到你。只要覆盖面越大,空间做得越大,你的效率就越高,这是做这个生意的基本逻辑。

所以流量就是敲门砖,这是做品牌的人都知道的道理。前期必须把热度打开,做好流量也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做流量很久,一般前三个月轰得很凶,后面效率才慢慢降下来。但有时候发现这个品如果不做盘,一开始月销能达到二三十万,但后面会掉下来。流量一直轰着,最后也回不了本,只能放弃。这样的案例很多,最后总结下来,真正能稳盘的是流量类目占比。

流量很重要,但提升流量的目的不是为了卖货,而是为了搭建成熟的渠道分销网络,实现渠道的目的,流量只是充当敲门砖的角色。

很多人都会做分销,因为做旗舰店性价比太低,很多时候做分销前期启动的效率确实要高一些。比如淘系现在大概有四五千家美妆类目店铺,里面有价值的大概四五百家(日结达到5万左右)。

这些你肯定要铺,铺的时候跟对方谈条件,别人会讲你是不是能给我高毛利吗?谈条件的时候就会发现淘系流量就是寡头效应,如果品牌本身一点流量都没有,就算毛利给得高也无法带来预期的成交。

为什么很多店铺做拼多多舒服?做拼多多确实不赚钱,但它出货快。对于运营而言,每天能够出那么多单,他的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淘宝就算挣那么多钱,出货效率却不一样。

我们做流量的时候,是为了让这些店铺上我们的品,这相当于一个杠杆。流量起来之后,这些店铺就愿意上你的品,他开始卖我的货,就会用各种方式冲你的品,当一家店在冲、一百店也在冲的时候,整体流量就能稳住了。

尤其是懂阿里系流量的人,你会发现很多品前期在推流量,三个月之后就不推了,因为它的流量已经稳住了。渠道铺设的流量也会溢出到各个平台,这时候如果没有大的竞争对手抢份额,基本上就可以吃很久。所以做流量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流量。

如果纯粹做种草,做流量去卖货,是逻辑不通的。

比如说花30万一个月打一个单品,按照目前的行情价,在种草环节预估能做到搜索词5000左右的流量,而这大概只会带来3000个访客,加上长尾的差不多四千多,如果转化率不错达到10%,也就成交400单。花30万为了带1.2万的货,你会发现是亏本的。所以你的最终目的还是在渠道。


我还有一点要跟大家说明的是,到底什么是品牌?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大家现在看到的90%“品牌”都不是品牌,没有什么品牌溢价和品牌价值,这个LOGO换成别的LOGO也能卖。

包括做渠道品牌和真正的品牌,也是有差异的。有很多品牌为了卖货,让自己的业绩提高,那可以去做全渠道运营。但如果你希望做一个伟大、有差异化的品牌,甚至代表中国走向世界,那我建议你不要做全渠道运营。因为放分销只会让品牌做low,比如拼多多,只会让你的价格越来越低,抖音也是这样。

所以你要想清楚自己的品牌是什么定位。我在业内做了很久美妆,花西子在品牌差异化这块做得很厉害,位居天猫美妆赛道前列,你会发现它不会贸然进入一个渠道,旗舰店也没有乱价,这是现在新品牌很难做到的。

那花西子在抖音是怎么做的呢?不像很多品牌上来就是追求投产、时长、堆量,它做抖音直播的时候就在布局抖音生态。仔细研究花西子后你就会发现它几个号,有分别专门做垂直美妆测评、客服、美妆cosplay、变妆的,官方账号是一个矩阵,每个矩阵下面都有对应的直播间。

但如果你的品牌想做大众线,在保证产品品质的情况下,产品研发、产品生产这些方面都没有问题,是可以做全渠道的。

那对于很多新品牌来说,要想从0到1切入市场该怎么做呢?我现在比较推荐的是用私域打头阵。比如美妆护肤领域,新品牌没人知道,你做出一套水乳精华,没人敢用,就很难卖出去。

另外,前期需要有人格魅力的达人、店铺去给你站台。比如像老钟家,他是有个人IP属性的店铺,如果老钟家的审美团队选中你的商品,即使新品牌没有知名度,有他站台,消费者也愿意相信。

只要你的产品足够好,你就可以让这些店铺、让所有的KOL选品,帮你获得最初步的流量。这是最基础的,也是现在很多品牌在做的事情。


最后,我想谈谈,后流量时代,如何利用长尾渠道突围?前几天看到一个人问我,如果手上有20万现金,到底做种草还是挂直通车?

如果你想做一个小而美的品牌,在当下我认为不太可能,因为你小而美之后,利润支撑不了,会越来越弱,这个品牌就慢慢被别人遗忘掉了。

我们今年做了很多品牌,现在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一个月没有一百万的费用花在流量端,不可能有太大的影响力变化。不要指望吃平台红利、吃达人红利,通过吃红利的方式已经不太可能做起来,现在也吃不到红利了。

比如抖音上有个南京公司做的红人,一个月内做到一千多万粉丝,而且是美妆垂直号。它们在最高峰时报价45万两个品,45万可以把品打到3万8的指数,大概一条视频搜索有四五十万人,这样的号红利期也只有短短15天,15天之后播放从2000多万掉到1000多万,再掉到500多万。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知道,现在流量红利已经很难吃到了,还是要深耕自己。在流量上要么不投,要么全覆盖。你要想做一个类目,就在一个类目上深耕、打透,然后会有覆盖的附加值。

此前我们佩莱的渠道就是以淘系为主,继而深耕扩散到其他平台。之前淘系占比达到八成左右,然后慢慢做天猫,之前佩莱玩法是天猫价格拉得很高,价格核心带定价以淘系的价格为标准。

现在的2.0体系,前期完全走淘系路线几乎不可能。因为一上来就可以做天猫、小红书、抖音等很多渠道,而且我们不要把渠道只看做卖货,或者只跟风做一些主流渠道。比如银行的APP,很多人也在做,得物的量其实也很大,我们自己的产品在得物上的量甚至大于小红书。

其实你在APP排行榜上看前50或前100,只要上面有电商属性都可以做,包括SOUL上也可以卖货,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渠道太广了,而且长尾才挣钱。现在大家做品牌都知道,头部不可能挣钱。但头部越大,腰部越大,长尾才会越大,长尾可能才是最终收割的时候。

最后总结一下,现在行业内卷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2021年是最后的品牌年,2022年再出品牌,就需要有很大的勇气。

但内卷是好事,它让这个行业变理性了。我们今天讲了很多流量和渠道的思考,近几年也发生了很多渠道的变迁,带来整体推广、销售、出品的逻辑变迁。但我始终认为,推广好比炮兵团给大家开路,销售好比步兵团,真正的子弹还是产品本身。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浪潮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