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人的一剂良药

山长水短

公告

                      红娘·产婆·保姆

有人常把帮零售企业招商开店与经营提升的咨询管理行当,比作为他人做嫁衣裳。那我们在业内从事的活计,就好比是职业红娘、产婆和保姆。

15年来,我们的心智与汗水主要播撒在了中西部四省的地市和县级区域。对这类市场,可谓了如指掌,得心应手。而160多家合作伙伴,也多是区域性的龙头老大。屈指算来,这些年共筹备各类超市、购物中心、餐饮和娱乐企业的总面积为130多万平米,帮老板花钱在40亿元以上。

有的是从商机评估和选址选项,就牵手合作,可谓全程跟进,充当了红娘角色。至今仍有朋友缠着,非要让给他们再寻找投资与收益10倍回报的好事。

有的是在物业基建完成后,帮投资者评估商机,操盘招商,直到经营大幕开启,孩子呱呱落地为止。 还有的是,提升业绩,经营托管,为企业保驾护航。但这个保姆,大多只限于自己接产的孩子。

劳己心智,累己筋骨,换来的最大奖赏,就是我们的回头客像滚雪球一样。用回头服务,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存在。

客户口碑,成就智力劳动的丰碑!


微信号:785897082

文集

博客(2)

统计

今日访问:0

总访问量:839280

老板连遭三刀的台前与幕后

2014年11月17日

评论数(2)

  导语:这是一个真实的另类生死与兴衰大搏杀,它刚刚发生不久。说的是超市老板,在跨界经营中的爱恨情仇与酸甜苦辣。对于那些吵着嚷着要把大卖场转为购物中心的人,确切的说是跨界经营的人,或许可窥其一斑,见头羊血染。

 

  木总是当地零售业的一只低调领头羊。十多年如一日,埋头奔忙和耕作在超市业。一次商界聚会,酒桌上有朋友与他叫号:别看你的店多,顾客多,流水多,名气也大,可这些年,你赚到口袋里的钱,恐怕没有我开购物中心多。不信,咱们就比一比。大有抢占市域财富榜的底气与实力。

  

  不服输的性格,却不得不被朋友一一报来的收入所折服,所吸引。此后,木总经过半年多的仔细考察和盘算,决心把大半生赚来的银子,集中起来办大事,准备自建一个8万平米的购物中心。

两年后,大楼终于拔地而起。瞅着时尚的外装和内装,老总心底里的喜悦,自然也隐隐写在了脸上。

 

  可随着招商大幕的徐徐拉开,基建庆功酒还没来得及喝,头疼的事便一桩桩找上门来,最出乎其意料的是,传统购物中心的好日子已时过境迁,今非昔比。

 

  新开购物中心与老购物中心同质化竞争,购物中心受网购大潮的冲击,大众消费趋势的变化等,迫使木总要颠覆传统,闯出一条新路来,尝试体验式购物中心。为此,他连遭三次闷刀,而且刀刀见血,血流如注。

 

  第一刀:预期收益少的放血刀

  大家知道,体验式购物中心,既不像现在的改良型购物中心,餐饮和娱乐只占个小头,更不是整栋楼都在卖服装的老式百货大楼,而是体验业态占60%以上,商品销售业态仅占40%左右。在业态组合比例变脸的背后,实质上是利益回报的巨大落差。

  

  换句话说,餐饮业态和娱乐业态的租金或者销售扣点,通常要比卖服装等百货业态的年收益,大致要少一半。如果大面积规划这类业态,就意味着今后的回报,可能会被腰斩。收益少了,无异于从身上割走了一块肥肉,有些地方还刮在了骨头上,怎能不让人痛心疾首。

  

  这是一个痛苦的选择与决策,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平衡。老板也许这段时间想通了,过几天又动摇了。又要找你商量,能不能把百货商品的面积再放大一些。

 

  我们作为业态组合的总设计者,就像医生一样,虽然知道这个手术必须做,不做,就有生命危险。可在考虑老板的眼前利益面前,我们的手也会软,心也会颤抖,也会翻来复去的掂量与评估。

 

  在业态组合比例的战略性问题上,让木总最后能下了决心的,还是先前要和他比财富高低的那个购物中心的张老板。可谓败也萧何,成也萧何。

 

  张老板又一次意外现身说法,把自己当前的经营困境,一一给木总做了还原。说他们的购物中心总共五层,第五层今年春节一过就关掉了。四层有一半多的商户在歇业。三层商户的生意也不算好。目前只有一层和二层的经营还凑乎。他们也正在苦思冥想,觉得单纯的百货购物中心已经活不下去了,要寻求新的突围和突破……

 

  身边的鲜活案例,比我们讲几天几夜的道理都管用。木总终于不再徘徊和犹豫,横下一条心,敲下了这难敲的一锤。

 

  第二刀,大牌很牛逼的贴钱刀

 

  圈内人或许大都知道,过去一些商场,为了完成自己的领先定位,曾经不惜血本,引进国际大牌。比如,25万平米的上海正大广场,60万平米的北京鑫源购物中心等,面对国际一线大牌,上千平米的黄金商铺,不仅几年内,一分钱的租子收不到,还得倒贴数千万的装潢费。这种赔本的买卖,着实让局外人大跌眼镜,不可理喻。

 

  如今的地市级市场,也如出一辙,被迫接过了这种“礼遇”大单。你不是很想娶她吗?好,引进一线商品大牌,他们对销售不仅不会做出任何承诺,相反,如达不到预期市场目标,房东还得兜底补贴。这就是大牌的强势地位,也是大牌的身价所在。谁叫你喜欢人家呢?

 

  无独有偶,今天的大牌餐饮企业,也会提出诸如,要房东定额补贴装潢费用或提供较长的免租期等苛刻条件。即便这样,还得“千金小姐”瞧得起你,否则,十八抬大娇也只好空空而回。

 

  为了实现每个功能集群,都有一至两个叫得响的领军大牌,木总也只好强力推动,忍痛割爱,舍利求名,顾全战略。

 

  第三刀,银袋子扎不住口的联营刀

 

  作为商场,商户入场就交租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老规矩。商场收得得心,商户交得应手。可如今的商道,偏偏啥都在变。过去只有都市购物中心才采取的联营扣点方式,现在也正悄然向中型城市推进。

 

  商场与商户采取租金合作模式,实际上是固化了自己的利益。在把全年收益早早扎住口袋的同时,把风险全都扔给了商户。实际上这是一种落后的合作模式,它不仅不能体现风雨同舟,甘苦与共的双赢精神,还会捆绑住营销活动的手脚。在活动的投入上,双方谁都不愿意再多掏几个子。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租赁模式的弊端也愈加明显。

 

  这个道理并不难懂,也不复杂。可面对眼看就要一次到手的近千万银子,眼看就要进口的熟鸭子,还得按月细嚼慢咽,缓缓吃来,有多少个老板能不眼热嘴馋,伸手想拿?

 

  这或许也是对人性本能的一种考验与锤炼。

 

  有朋友不断问我,说木总这三刀挨得该不该?值不值?好不好?

 

  我无法对此一一做出准确评断。

 

  但有两点是肯定的。一是体验式购物中心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百货店光靠自身产生的客流,只能吃饱8-9成。必须靠餐饮集群和娱乐集群的顾客,为其再转换和输送1/3的顾客。唯如此,商品销售集群才能吃得饱和吃得好。当然啦,购物板块顾客也有12-15%的比例反哺了服务性集群。这个客流转换是双向的,共享的。

 

  另一点是,收益中性化,将是购物中心的新常态。那种只靠百货销售就能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就能赚的盆满碗溢的时代,将成老黄历。

 

  木总其实并不姓木,她本姓杨。只是圈内人觉得杨总这次蜕变,外表看来很华丽,内里其实也很是痛。有好事者,就把杨姓中的另一半,即“易”子给去掉,只留下“木”。

 

  尽管杨总改姓一事,带着七分幽默和玩笑。但也从另个层面折射出,超市业跨向购物中心这个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真心祝愿,哪些已经走在或将要走在跨界路上的同行们,也能像木总那样,挨过几刀后,早日实现康健与强壮的转折。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山长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