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育荣 终端赢销研究

精销赢品牌工作室

公告

  笔名剑如虹。理工科毕业,兼修学社会学、心理学、运筹学等,具备业内人士少见的逻辑归纳能力,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中迅速发现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入行数年来,历任市调、文案、市场部经理、品牌总监。现任广州精销赢品牌创意机构运营总监兼CBO。   近两年来操作品牌有:隆力奇、秀媛堂生物科技、香港伟易达、爱诺化妆品、伊村秀、梦特娇、华源国际、香港伊之情、安婷、红壹佰电器、欧恋等。   策划组织论坛有:伟易达招商、深圳零协终端讲座、03美容沙龙、首届节能产品高峰会、04国际化妆品品牌本土化讲座、首届化妆品竞争力年会、东莞制造业转型高峰会等。   对市场营销策划颇有理论心得,在《销售与市场》〈中国经营报〉《财富时报》《法制早报》《中国化妆品》《中国美容时尚报》《美容院》《新美容》等专业杂志发表营销类文章或开辟专栏。出版著作《促销实操一本通》、《卖场登陆》等书。电话:020-35699556 Email:supermarket@hotmail.com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66

总访问量:384098

2006年10月17日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民欣喜地看到中国政府出台的政策中,有不少是越来越贴近民众,越来越靠近市场的。然而这些本应给民众带来更大福利,促进市场经济繁荣的民心实事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却无法落实充分到位,或者是虎头蛇尾,或者不了了之,或者是成为少数人敛财的工具。虽然中国自古就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传统,但并非全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那些政策的无效弱效。而是因为政策的贯彻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多政策在实施上毫无先例,又缺乏一整套的实施指引,令执行者不知从何下手,只能各施其术各显其招,并且有很大的程度上是门外汉指导门内人,效果可想而知,才造成这些民心实事政策无从顺利落地。   前不

2006年10月17日

   ——第三只眼看中国品牌评估   “今年你评了没有?”一个大型企业高层沙龙上,老板们这样互相问候着。“评”不是评奖,而是品牌评估。三年前的中国,品牌评估还只是少数企业的事情。而从04年开始,品牌评估的概念已经走近了中国市场,走近了千万家中国企业。而这一转变,源自于一张“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品牌百强”排行榜,中国企业——海尔赫然在列,名列95。这差不多等于宣布中国提前进入了世界品牌顶级俱乐部,无疑极具吸引力,在媒体推波助澜的报道下,“世界品牌百强”排行

2006年10月17日

  一、 向左走是红海,向右走是蓝海   二、 创新,改变市场的颜色   三、 不要让蓝海成为孤独之旅   四、 避开蓝海下面的暗礁   五、 蓝海常蓝之道   自从去年所谓“蓝海战略”被炒热以来,国内大大小小的企业对“竞争小、利润大”的蓝海心向往之。恨不得自己明天就能跳出所处的红海,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在多数人的眼中,蓝海必然是要在厮杀拚抢之后,穿过红海才能到达,或者是才会想到去寻找。殊不知,必定要行走在红海之前,方显蓝海本色。只有以领先一步的眼光去看行业的发展,才能制定出真正的蓝海战略。智能手机的行业领导者——

2006年08月02日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是市场营销调查中的两种通常的方法,在营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两种方法孰优孰劣,营销者们各有各的看法和说法。通常来讲市场专业人士更喜欢前者,因为定量分析有大量数据做支持,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然而一般人往往对定量分析报告中的大量数据会一头雾水,根本看不懂,加上定量分析周期长、费用高,所以更倾向于定性分析。特别是决策者没时间分析大量的数据,所以往往只要定性分析得出一个结论供他参考就行了。   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通常会有几个结论和方案以供选择。如果仅凭“很好、好、一般、不好、差”这几个级别去区分,就很难取舍。往往两三个结论都属于一个级别—&

2006年07月05日

随着市场的发展,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越来越突显。而在近两年由于国家及各地政府的重视,发动银行、担保及民间金融的力量,令到此难题得到一定的缓解。笔者在为部分中小企业服务时发现,另一个摆在中小企业发展面前的问题正在逐渐浮现。那就是随着竞争的激烈与市场的变化,自身的品牌形象与营销手段日益跟不上,令企业主疲于奔命难以应付,生意越来越难做。在今年两会提出“自主创新"的主旋律下,品牌创新成为众多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一步。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勇往直前,敢想敢做  很多小企业老板都会有这样一个观念,做品牌?那是大公司的事情,我们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资金却搞这些。其

2006年07月05日

  美容院经营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销售能力的强弱。而销售能力归根结底就是美容师的销售能力。为什么有些美容师一天能卖出几张卡,而有些美容师几天也卖不出一件客装产品呢?这种差别是一种“有效沟通能力”的差别。有些美容师看起来可以和顾客有说有笑,好像沟通得很不错,但最终还是未能达成销售。不能卖出产品的沟通就是一种无效的沟通。其实与顾客沟通的过程就象是在打一场小小的心理战。要想赢得这场小战,最好是要懂得一点心理分析的道道。|boraid|9  首先我们要明白,购买心理战的目的不是要打败对方,而是寻求双赢的一个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自己付出的斟酌,二是关于对方回报的判断。当两者达到一个平衡点时,就

2006年07月05日

在中国很多城市的的人们都不知道欧尚。其实1961年创立法国的欧尚集团在世界500强中排名175位。是全球十大零售商之一。目前在世界各地的14个国家拥有大型超市300个,超市573家,600家便利店,员工数近15万。欧尚上海长阳店开业以来,,日营业额超百万, 每天平均有 35000 多人次光顾, 日客单量超 16000 多张。2002 年欧尚在中国的第一家与第二家店——上海中原店与长阳店共计销售额达 8.3 亿多元人民币,税收 1500 多万元。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整整十年的欧尚,由于其开店速度明显落后于另外几个外国零售巨头,所以知名度较低。然而其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股飓风,在当地一炮打红。她的绝招

2006年07月05日

日前,中国商业联合会与某大媒体评选出 “2005年中国商业十大新闻”,其中 “万村千乡”市场全面启动,苏果农村办超市受欢迎被列入十大新闻之首。成立于1996年的苏果超市,在200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95亿元,位列中国连锁超市业前三强。到05年年底苏果网点总数高达1510家。而其中县及县以下乡镇店铺数就有879家,占网点总数的58%。乡镇及镇以下农村网点数605家。在苏果整个销售规模中,50%多份额是在农村实现的。在众多超市巨头不屑一顾的农村市场,苏果竟能取得如此骄人成绩,其出奇制胜的“农村攻略”颇值得学习借鉴。From EMKT.com.cn   一、农村超市红火写真   一个7000平米的超市

2006年07月05日

商场如战场,竞争自古以来都是商战之中的主旋律。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投资的持续快速增长,各行业进入都在不断地增加着,竞争也随之变得更加残酷。特别是当一个行业在某个品牌打开了市场之后,跟进者就会如一群狼一样地追随其后,分食与抢夺着市场的份额。虽然是在大品牌的强势之下,但很多小品牌毫不示弱,甚至展开围追堵截的战术,令大品牌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在这场PK战中,最大的利器就是利润,最有力的帮手就是经销商。“大品牌赚人气,小品牌得财气”这已经是许多行业中经销商的绝对共识。正是基于此,小品牌才有机可趁,才得以在大品牌的虎口里夺食。前段时间,由于笔者在服务一家连锁琴行时

2006年03月27日

作为香港超人李嘉诚旗下的零售品牌之一的百佳(Parknshop),作为第一家外资零售企业,进入内地二十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现代超市的发展,成败曲折,起伏跌荡。她的每一个步伐,每一次动作都是那幺令人瞩目,给业界给消费者带来足够的影响。这就是一场精彩纷呈的百佳秀。  一、成败跌荡的精彩  走进全国各地的百佳超市,面对熙熙攘攘的人流,很少人会知道,在中国市场,百佳曾有着“几进几出”起伏成败的经历:1984年,百佳在深圳成立合资企业,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现代超市业发展中成为一个里程碑。而在与后来居中上的中外零售商的碰撞中折戟沉沙,于1998年撤出内地,广东、上海、北京分别只剩下几家散

2006年03月27日

  在这个营销的时代,激烈的竞争在四处漫延。而作为市场风浪之颠的化妆品,营销的竞争更为惨烈。越来越多的化妆品公司感到生意难做,越来越多的老板感到力不从心。醒目者就知到是要进补了。于是去参加培训充电者有之,去考察取经者有之,去咨询外脑者有之,去聘请营销高手为己所用者有之。  而后两种方法,为越来越多的公司和老板采用。相比较而言,挖角比咨询更为划算。专业咨询公司的运作成本不低,相应的咨询费再低都不会低到哪去。而这笔咨询费如果用来聘请几个营销高手组成团队是绰绰有余的。所做的事都差不多,且都是在自己的控制之下,进度、质量、理念、忠诚度等等都好管理。所以,更多老板更倾向于向营销公司挖角。但是这些挖过来的

2006年03月16日

2005年12月13日,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获得股东批准,全资收购世纪联华股权。联华超市董事长王宗南先生表示:收购世纪联华可加快集团在华东地区以外城市取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以实行集团进一步拓展大型综合超市业务的发展策略,并可进一步扩大联华超市的经营规模,取得协同优势。这亦是进一步实现了其对近年中国超市发展趋势将以横向整合为主的预言。而同期发布的联华2005年中报中显示的“营业额及纯利分别上升约31.4%及22.2%” 则是对预言成功的最佳注释。  截至2005年6月30日,联华超市的门店数目总数达到3,377家,毫无争议地登上了中国最大连锁零售企业的龙头宝座。回顾当初,联华超市尚属举步维艰

2006年03月16日

据永旺(香港)百貨有限公司2005年中报称,旗下JUSCO(吉之岛)在中国内地的营业额录得港币7亿8千4百万元,较去年截至8月31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港币6亿1千2百万元上升28%。不到8亿的营业额在中国内地的零售业中算不得上是什么大数目,但28%的上升系数却不得不令人对之刮目相看。各分店运营状况全部良好,其中招数颇为值得学习。  相比吉之岛,永旺对国人来说可能更陌生。其实她是日本一家著名公司,名列全球500强前200名,为日本及亚洲最大的百货零售企业。永旺于1987年在香港开设了第一间吉之岛分店。吉之岛天贸百货有限公司于1996年在广州市天河城地下一层开店经营,首先引进了日本综合购物超市(GM

2006年02月27日

据中金公司资料显示的财政报告,2005上半年华联超市仅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净利润1,504万元,分别同比下降26.9%和47.5%,下降幅度大大超出投资者的预期。华联公司将其业绩的下降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零售业竞争激烈、团购和批发业务日益萎缩;二是以标准超市为主的业态构成受到大型综合超市和便利店的挑战。然而投资者一致认为,除以上外部原因外,在竞争激烈的零售业中,内部经营管理能力的不足也会引发业绩的持续下滑。  作为成立于 1996 年 6 月,并于 2001 年 11 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华联,资历不谓不老,资金不谓不厚,然而不光是赢利水平还有扩张速度都落后于其它超市。截止 200

2006年02月10日

2006年02月10日

自97年第一家店在上海浦东开张以来,易初莲花保持每年约20%到30%的销售增长和超过50,000,000的顾客数量,在中国激烈的零售市场中战绩颇为可观。作为一家既没有像沃、家、麦等巨头的雄厚国际背景,又没有像联、华、万等大佬的艰实本土基础的外来者,易初莲花能取得如今天的成绩的确要令人佩服。其成功的原因与因素当然有很多很多,这里主要是讲讲其自有品牌对易初莲花发展的贡献。说起自有品牌,很多人都不陌生。 在AC尼尔森近日发布的《2005自有品牌的力量》显示,自有品牌消费品领域继续稳步提高其全球市场占有份额。基于AC尼尔森从38个市场的14个产品领域、80大品类所采集到的数据,截止2005年第一季度的

2006年02月10日

一家位踞全球500强之首的企业,在进入中国十年之后,却被排名在17位,并且还只是指零售行业排名。截至2004年6月,家乐福以50家门店和77.61亿元的销售额位列2004年上半年中国外资连锁店运营商之首,而沃尔玛只名列第17位。沃尔玛在中国的门店数为39家,上半年的销售额是37.23亿元,不到家乐福的一半。对于沃尔玛这只巨头来讲不能不说是一件心头憾事。是中国市场的空间不大吗,当然不是! 是沃尔玛的翅膀不够大吗,更加不是! 那是什么阻挡了沃尔玛这只美国大鹰在中国市场的高空上展翅翱翔呢? 那是因为大鹰的翅膀被一些东西绑住了,至少有八条锁链缚住了沃尔玛的拳脚,所以至今发展不够理想。 锁链之一:本土化

2005年12月08日

“万事开头难”,在这竞争激烈的市场,专卖店的开张更是难上加难。但开张的好坏对于专卖店的长续经营来讲却又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如何做好它,化难为易,是重多投资者和经营者所思虑的问题。下面将以笔者去年在广州为一家“XL”公司策划连锁化妆品专卖店首家旗舰店开张为例,所总结的一些经验,以供参考。     在选好店址后,随着装修的顺利进展,XL公司的林总却好象是越来越心事重重。一日特意请笔者喝咖啡。一落座,林总就迫不急待地说:“艾生,我们的店下月底就要开业了,这开张活动应该怎么做呀?现在又有了新情况,好象不太妙呀。隔我们不远的那家原来也是化妆品专卖店,并且会早我们十天开业。那样不就会把我们的客源和生意顶掉

2005年12月08日

随着今年10月13日华东事业部虹桥店的开业,好又多全国门店已经达到105家,顺利成为中国零售行业中第一家超过百店的外资企业。好又多公司更高调宣称今年营业目标是145个亿,这与外资超市老大家乐福的年销售额可是不相上下。好又多与家乐福这位在台湾的老师相比,大有青出于蓝之势。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好又多这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的背后难免存在相当多的问题甚至危机。并且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其他零售企业之中,有必要提出来,也许可以给到众多正在力争扩张的中国超市以警醒。  一、供商矛盾引发信用危机  日前在由上海某商情信息中心公布的《2005年年度供应商眼中的连锁商业》当中好又多继续位居低信用榜首。好又多本次信用得分为

2005年12月08日

相比于同属于世界零售业前三甲的沃尔玛与家乐福,麦德龙(METRO)在中国老百姓当中的知名度不能不说有一段差距。不要说那些麦德龙没有进驻的城市里的市民很多人没听说过麦德龙,就是麦德龙开办了多年的城市里,往得远一点的居民当中也有不少人不知道麦德龙的存在,更不用讲了解麦德龙是全球零售业的三大巨头之一。然而这些,都并不防碍麦德龙在中国默默而迅速的扩张,悄悄而迅速地赚钱。   作为德国最大的全球第三的零售巨头麦德龙在2004年现购自运销售额达到264亿欧元。目前已在28个国家开业,在全世界拥有超过83425名员工。早在95年就与锦江集团合作并选择上海作为进军中国的第一战场。1996年10月,上海锦江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