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商参考

端木清言V

公告

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专家委员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吴咸建个人维护的联商网专栏,为您分享家电卖场相关国内外资讯(海外以日本为主)、优秀案例、经验以及个人观点、看法。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143

总访问量:1953510

零售讲武堂:专业店的生存之道

2012年09月27日

评论数(2)

  我手上有一组源自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数据,数据逐月统计了2010年1月-2012年6月商务部监测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分业态(百货店、超市、专业店)销售增速变化情况。

  数据显示,2010年1-2月百货店、超市、专业店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0%、8.3%、22.1%;其中,专业店为最高,此种情况持续到2010年9月(百货店/19%;超市/14.1%;专业店/19.1%);此后,专业店累计同比增速经过三个月的胶着,最终被百货店赶超,自2011年4月被超市赶超,连续15个月位于三大业态之末,且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在2012年1月出现累计同比增速为负(-0.8%;同期:百货店/16.8%,超市/19.8%))的情况。直至2012年6月,专业店在三大业态(百货/9.6%;超市/8.1%;专业店/6.3%)垫底的局面仍未改观,而且好转的可能性极小。

  需要声明的是,此处的专业店系指营业面积1000平米以上中、大型门店。而专业店的商品门类则以汽车、家电、通讯、五金电料、体育及娱乐用品、建筑及装潢材料等可以独立形成专业业态,支撑千平米以上门店专业化销售的耐用消费品为主。

  相比较10年前,专业店方兴未艾,五化工程(连锁化、规模化、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使得专业店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遍地开花,大有一夜之间“满城尽是专业店”之势,可谓所向披靡,势如破竹。10年间专业店无论是店铺数量,还是营收规模,用工人数、市场增速都远超百货、超市,大有一骑绝尘,凌厉风行之势。

  但是,事实证明,经济繁荣期,专业店自立门户,从大市场、百货店、超市等综合型批零体系从脱离,是有机会,也是有可能,并且最终证明是“成功”的。但,另外一个即将被证明的问题则是:经济衰退期,随着消费者需求抑制,市场规模的萎缩,经营成本的上升,门店集客力的下降,单店效益的滑坡,包括家电、建材、家居等或许要经历“分久必合”的回归。最起码,作为一种独立的子业态,如家电连锁、手机连锁、IT连锁、家居连锁等专业连锁,其专业店门店数量将面临大幅萎缩之势,关店数量大于开店数量,店铺总数锐减或许将成为上述专业连锁业态未来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主流特征。

  那么,专业店必死无疑吗?真的会快速萎缩,并最终消失吗?我的答案是:有可能,但未必。那么专业店的不死之道又如何呢?在我看来,无非有三:

  瘦身求生:市场生长期,开店是唯一主题。市场衰退期,要执行的则是“保店、关店、开店”三大主题,其中:除非区位特别好,租金特别低,客流特别大,前景特别好的“非开不可” 的店外,决不再开垃圾店将成为新开店的第一原则。然而,相信大多数企业家及高管,尤其是“轰轰烈烈开新店,羞羞答答关老店”以“开店为乐,店多为荣;赚钱其次,圈钱第一”的上市或准备上市公司绝对不认可我这一观点。但,事实将告诉我们,10年盲目扩张期,所签下的“房租高、区位差、客流少、效益差”的垃圾店,面对房东涨租的要求,谁也不敢轻易续签。而有些连续亏损2年以上门店,无论房租到期与否,即便赔上违约金,也要忍痛关之的垃圾店也将越来越多。

  店死企业生,善取势者活,减法时代,瘦身求生,此专业店不死之道其一也。

  扎堆而活:我个人认为,专业店的生与死,并不取决于公司规模、商品价格、营业面积,而取决于顾客来店的距离。对于大多数顾客而言,步行 50米(约80步)已经觉得很远,很累了。所以,我认为在零售业界尤其是专业店的立地而言,「五十步」是有资格有理由「笑百步」的。尤其是在网购倒逼背景下,随着消费紧缩,销售下滑,效益转差,广宣缩减,非核心门店专业店的集客力,不再取决于价格,而取决于顾客来店的距离,即:其需支出的时间、体力及交通成本。以致于我固执的认为:专业店的生存之道,要么在综合体(或综合市场)里扎堆式生存,要么在核心商圈的黄金点开设(但日益高涨的高房租,高租售比(房租上涨、销售下滑导致)将成为其不堪承受之重),否则必亏无疑,必关无疑,必死无疑。

  死而后生:但还有一个问题是,就专业店业态来说,企业层面而言,门店数量过多;而市场层面而言,企业数量过多。所以未来2-3年内甚至更长时间,门店数量减少的同时,企业数量减少即行业整合加速也将成为主流特征。个人认为,并购或被并购,取决于市场无形之手,而并非单纯的企业家意志,让生命在另一个生命体里延续,企业家或公司高管失去的是权势,而企业则可免破产倒闭之虞,对于顾客,对于员工,对于社会,都是堪称“伟大”的壮举。死而后生,此不死之道之三也。

  最后,世事难料,顺势者生,逆势者亡。面对生与死的抉择,希望我们的企业家及企业高管都能够做到“去浮戒躁,审慎践行;逐本务实,绝地求生。。”   (本文原发表于《中国商界》杂志2012年9月期,如需转载,须征得本著作权人及该杂志社联合授权)

  端木清言:现任职于中国家电商业协会,长期从事家电流通市场研究及海外情报编译及家电流通企业经营辅导等工作。新浪微博:http://weibo.com/boen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ken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