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零售

零售之路——最快的和最有耐力的

2013年11月15日

评论数(2)

员工短缺从未像现在这样问题凸显,原来是人找工作,现在有些岗位却是工作找人。作为劳动密集性的行业,零售业大多面临着人员流失严重、用工短缺的情况。一方面是员工难找,另一方面却又遇用工成本增加费用升高的窘状。在微利的零售时代,压缩成本成为前所未有的如此严峻的一个课题。各个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力求解决这个进退两难的难题。

 

   劈荆斩棘中,许多零售业向一条路拥去,这条路既可以解决人员短缺的困境,又可担负较少的费用——让厂商派驻促销人员,工资由厂商负担。这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有人干活,还有人发工资,零售店可以坐享其成。但事实果真如想得那般轻松吗?

 

厂方促销人员的增加可以解决一部分零售店用工难的问题,同时也可节省一定的用工费用。但是在售卖现场却可能会引起混乱。厂方人员以专职维护厂方利益为主,因此不可避免的夸大本厂家的商品、抵毁其他品牌,并有随意调整陈列的隐患。过多的促销人员有时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一次到一家大卖场购物就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在牙膏专区,密密麻麻站满了厂方促销员,我只好请促销人员离开货架,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商品。当我拿起一款牙膏时,立即过来一位促销员站到旁边,极力推荐另一个品牌,遭到我的拒绝后,她只得悻悻离开。我注意到,她站在了其他品牌货架前,用身体挡住了这个品牌,给自己的品牌留出了展示空间。我问询牙线的陈列位置,离我不远的促销员很不高兴地指给我,仿佛那不是她的工作职责。这样密集的人员服务让人有压迫感,最后只得逃也似的匆匆离开。

 

而另一次在一家服装超市则有了完全不同的购物体验。这是一家知名服饰品牌,一般在大型的购物中心经营。进了店,除了有此起彼伏的欢迎声,员工也并未有其他促销行动。让人立即放松下来,能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随意选购。我看中了一件挂在顶层的服饰小件,请旁边的员工帮忙取下来。他把商品递给我并再三盯瞩:“请选好尺码这是不能退货的商品”。在得到我的肯定答复后,“需要帮助请随时叫我”他给了我一个微笑又去忙了。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我满心欢喜。

 

为什么两家店员工的服务会有如此大的不同呢?归根结底是用工制度的不同。服装超市聘用的是自营员工,薪酬、晋升、福利均由超市负责;而那家大卖家在售卖现场安放了过多的厂家促销人员,出现了争销售、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长此以往,损害的是卖场的声誉,得不偿失。

 

面对节节樊高的用工成本,怎样用较少的人员完成高质量的工作,这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粗浅来说,以下是解决问题的路径之一。

 

首先是流程的建立。建立一个高效顺畅的流程,减少人为操作的可能性。比如对卖场货架全方位管理,员工上货只需要参照货架图,即省时又省力。完善的流程不是一蹙而就的,需要从头至尾、从上到下进行梳理。现在许多国内企业聘请知名的咨询公司协助梳理流程和架构,借鉴其先进的经验和指导,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是对建立起培养晋升机制。根据不同级别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培训是福利”,现在许多企业员工都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同时要有一套明确完整的员工晋升规划,让员工清楚的知道自己未来职业走向,通过什么途径能实现晋升——这当然和日常的工作成绩是分不开的。鼓励员工做好日常工作,努力提升。高效高素质的员工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遗憾的是,许多企业未能把对员工的培养和高效率的工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未能把员工当作财富。

 

在面临问题和困境,一部分企业秉承最初的理念,多一些思考和耐心,一步步找到解决的路径;一部分企业则是用最短的路径最快的解问题,这样有些急功近利的处理方式将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一时难以预料。但肯定的是,那些跑马拉松到达终点的人,不是跑得最快的,而是跑得最有耐力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柳二白。

下一篇:双11的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