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 KA卖场与零供关系

佳杨

公告

黄静 知名大卖场采购经理森潘纺织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KA项目自由咨询人国内多家专业媒体的特约撰稿人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十余年的专业采购工作经历,从国有大型零售企业到外资零售商业集团,期间从事过基层销售、卖场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商品采购、采购部门管理、卖场营运策划、人员培训、开店规划等相关环节的工作,先后担任营业主管、行政经理、总经理助理、采购课长、采购经理、项目培训师等职务。对当前的多种形式终端零售业有一定的切身体会与研究,擅长研究分析如何操作供应商与大型KA卖场的联合运作,尤其对供应商与大卖场的合作关系、赢利模式、深度联合、资源借力、资金链、供应链管理、产品组合、卖场与供应商与厂家的三角关系等方面有较系统的研究。在各类营销刊物上发表论文几十万字,为多家媒体提供专栏写作,出版多本关于经销商/大卖场等方面的个人专著。 ◆图书出版 http://211.100.16.156/dangdang.dll?key=%C5%CB%CE%C4%B8%BB&mode=1050◆中国营销传播网专栏 http://www.emkt.com.cn/column/huangjing/◆联系方式:Email: marchhuangjing@yahoo.com.cn 网站: http://www.panwenfu.com手机: 13816885005 TEL:027-63689275 FAX:027-82641915地址: 武汉市江岸区香港路218号华氏儒商花园F座1101室 POST:430015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55

总访问量:709111

门店防损的重点在哪里?

2015年09月14日

评论数(1)

案例:

小莉是某门店的一名仓库管理员,是经人介绍进入大卖场的。主要负责超市仓库的货物管理。在最初入职时,小莉一直对这个整天和货物打交道的工作抱有成见。成天灰头土脸的,比不上那些促销员光鲜。可一个月下来,小莉不光彻底扭转了自己起初的想法。上起班来也再那么没精打彩的了。

原来,小莉发现自己手头上的这个库管工作,虽说看起来没那么“体面”,可其中的“油水”可不少。且不说卖场内的那些破损商品,就算是正常商品她也可以轻易地弄到手。小莉分管的物资是洗化区商品,主要经手各类品牌的洗发水的进出货。自打自己接手洗化区的工作以来,小莉则再也没有自己花钱买过洗发水。大量的“残次品”,被用来当洗手液用。而那些自己手上处理不完的“报损”品,还可以和其他品类的库管来交换。比如,上个月她就用二瓶洗发水,和对面库管换了一些卫生巾。而且,小莉发现在卖场里做事,各类人等之间都有办法能够搞到一些所谓的“残次品”,有些部门还把处理这些卖场内的“残次品”当成是部门的福利发放。而所谓的“残次”有时候都是卖场内部人员故意制造出来的。真正属于商品销售中的残次品其实很少,大部分都是一些冒牌的“残次品”。开始的时候,小莉还有点后怕,可看到大家都那么“照章办事”,也就见怪不怪了。

总之,用小莉的话讲,自己每个月工资就那么几个,不利用自己手上的权利捞点,也太对不起自己了。逢年过节,她也时常可以顺带着捎些东西回家,好歹也算是给自己的“补偿”!

对于门店来说,每年店内的商品的“损耗”可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几乎每个门店都试图把卖场内过高的商品“损耗”降下来,可实际上的收效却并不理想。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卖场由于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攘外”上——对付消费者和供应商,却忽略了“攘外”必先“安内”——因卖场内部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商品损失。通常说来,卖场管理方总是试图对供应商送货的频率和数量上来控制商品的正常损耗,从如何减少消费者偷盗来控制人为因素造成的损耗,却很少从卖场内部查找“高损耗”的真正原因。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导致卖场内商品的高损耗原因究竟出在哪里?门店的防损重点又在哪里?

内盗是导致商品高耗损的直接原因

从根本上讲,除了正常的商品耗损外,卖场内的非正常损耗现象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其实也就是一个管理问题。而任何管理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而要想解决人的问题,首先就得从人的主观意识来寻找原因。通过以上案例,我们了解到,造成卖场商品高耗损的真正原因,其实并不在“外部”,而是出在卖场“内部”。而导致卖场内部各类人等都把注意力放到了“商品耗损”上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卖场对“商品损耗”管理界线上的模糊。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所谓商品损耗,是指在商品流转和销售过程中造成的非人为因素商品损失。但是,这与在商品流转和销售过程中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损耗”根本就是二回事。前者是正常的,后者则是不正常的。但是由于大多数卖场在商品损耗的界定上将二者混在了一起,才导致被卖场内各类人等乘机穿了“空子”。所以,卖场内商品的高损耗主要是由于卖场内管理存在“漏洞”,卖场内部员工主观意识上的“错位”导致的。

引发员工“内盗”的原因:

收入低、支出大于收入

目前看来,大部分卖场内员工对自己的工资报酬都是极为不满的。超高的劳动付出,与自己得到的工资回报相比差距太大。之所以许多卖场内部员工都把注意力放到“商品损耗”上,就是因为通过“商品报损”能够给自己带来一笔不菲的隐性“收入”。这能够使其产生某种心理上的“平衡”感。

存有侥幸心理

其实,员工在卖场内通过这种危害卖场利益的“潜规则”,自然是违反《劳动法》的。许多员工也都意识到这一点,但他们之所以他们愿意冒这个险的原因,主要是看到大家都在这么操作。正所谓“法不责众”,在他们看来,既然大家都这么干,那说明这么干是安全。

门店缺乏明确严格的处罚内盗行为的规定

任何一个组织内的腐败和渎职行为,都是因为组织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造成的。许多卖场内部都是既无赏,亦无罚。无赏无罚即生娇纵。由于卖场内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手段,自然会滋生腐败和员工的渎职行为。

员工对企业缺乏认同感,责任感及荣誉感

就目前看来,零售业的人员流动是最频繁的。由于卖场重经营而轻企业文化的建设和队伍的管理。企业员工普遍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只是把企业当成是一个干活拿钱的场所,没有归属感。这必然导致员工在责任感和荣誉感上的缺失。尤其当自己的劳动付出与回报不对等时,便会滋生腐败和渎职行为。

员工内盗的类型

把好招聘关是企业合理用人的源头。员工的人品、素质对于企业后期的管理成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员工的能力和专业技能都能够在后期进行培养,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来达到彼此的默契。但是如果员工的人品出现问题,则很可能成为企业的“隐患”。从员工内盗的类型上看,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类。在这三种类型中,尤以寻机报复型给企业造成的伤害最大。前二种类型还可以通过实施一些管理手段来加以引导,但第三种往往会成为企业的“蛀虫”。对于这类人员,最好的办法是将其清除出企业。

寻求平衡型

由于个人付出和劳动所得不成正比,认为企业亏欠了自己。在这种意识下,员工便试图利用职务之便让自获得某种平衡。

投机钻营型

这类员工最大的特点就是聪明。很善于从目前工作的条款中找到可穿的“空子”。他们往生在卖场内大都有较好的人缘,通过这些人缘能给自己带来较好的物质收益。

寻机报复型

这类人员生往往比较复杂,出于各种原因积攒了对企业的怨气。他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报复来让自己出口气。这类人很容易被一些竞争对手所利用,他们往往不会局于一些小利,而会着眼于更大范围地对企业进行伤害。

大卖场如何应对内部偷盗?

每天对长、短款、多退款、无效支票、假钞进行检查和跟踪

对库存退货、厂家退货、残次品处理数量的核对

讨论修正管理制度与流程,群策群力。

把好招聘关——聘用诚实的员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佳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