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zhhzsb

公告

《超市周刊》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中华合作时报社出版,全国统一刊号:CN11-0247。作为全国首家连锁专业周刊,十年来始终秉承服务于连锁业的宗旨,在关注连锁业趋势走向、报道业内新闻热点焦点、传播先进经营理念、介绍管理方法与技术、提升现代商业文明、促进商品供需双方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并成为国内连锁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平面媒体,同时也是业界沟通和交流的信息平台。 《超市周刊》具有丰富的专家顾问资源、广泛的连锁业界人脉积累以及成熟的行业市场化运作经验,与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及全国20多个地方协会有多年良 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是这些机构每年重大活动的指定媒体及日常信息的专业发布渠道。 《超市周刊》拥有10年专业经验的运营团队,并在业内专家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迅速成长。每年向业界定期推出大中型会议、品牌论坛、专业培训、境外考察等活动数十次。 《超市周刊》在市场化的运作中不断创新,从而更好发挥周刊在零售市场中的优势,满足市场需求。推出了连锁网点分布图制作,行业供求信息采集、培训专业图书编辑、零售市场深度调查、商业物业中介服务等相关衍生业务。 “复制成功与财富”是《超市周刊》所追求的事业目标。周刊愿与中国连锁业共同成长,互助拥有成功与财富,携手共创辉煌的未来! 此博客为《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官方授权行为。

统计

今日访问:2673

总访问量:8326656

应对危机系列报道4:劈开政策篱障

2012年08月07日

评论数(0)

  在7月份,在大多数零售企业不忍看到自己上半年业绩的时候,国家的“大动作”终于出手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了,工商用电用水同价、免征蔬菜增值税等降低流通环节费用的一系列措施即将推行,这对于处在“水深火热”的零售大环境中的零售业,似乎是一杯清凉的“夏日特饮”。

  不过,这些措施能否在2012这个“特困年”将零售业的潜能再度释放,在具体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是否真的能为零售商“减负”,却仍然有许多不一样的声音。

  事实上,在过去零售业高速发展的数十年,在门店数急速扩张、营业额逐年攀升的时代,这些政策什么时候到来或者会不会到来,在许多零售商看来,并不是那么急迫。

  然而,今年情况不一样了。

  比2008年更难过

  由于经济大环境不景气,许多零售企业要么保增长,要么保毛利,没有亏损算是好消息,这也预示着野蛮成长的时代结束。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今年时局之艰难较2008年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2008年顶多只是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今年受到的困扰则要复杂得多。”在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看来,零售业的高速增长今年出现了“急刹车”。

  北京一位超市企业的老总告诉记者,现在的情况是,不开新店,营业额做不上去;开了新店,肯定亏钱,“培育期比以前长了一年,租金则年年往上走。”

  河南某内资连锁超市店长对上半年经营境遇总结了“三滑”:客流量直线下滑、销售额严重打滑、毛利润不能再滑。

  安徽台客隆副总裁董松平告诉记者:上半年整体销售增幅19%,可比门店销售增幅仅6%,再一次创新低。2012年1~4月,台客隆的总体费用上升21%,历史上第一次超过销售增长幅度,人力成本上升占总费用增加的43%。为了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台客隆只能不断以提高人效为名缩减人员数量,扩大生鲜产品销售,开展服装自采,推进自有品牌等多元化手段。

  同样,浙江台州一家卖场招聘一位生鲜处长,开出的条件是:底薪5500元包食宿加提成,即便这样,应聘者依然寥寥。在惠友超市所在地的河北省,只要有竞争对手进来,就有被挖人的风险。惠友超市董事长张健告诉记者,每次只要对手还在筹备期,惠友已经着手安抚员工,发放各种补贴,留住老员工。最可怜的莫过于规模较小、名气不大的小企业了,每次大佬一来,其员工基本就“作鸟兽散”了。

  精简人员、发展PB商品、建设中央厨房……这些缩减成本的招数已经被零售业用遍了,但因租金上涨,更有许多超市开始“学坏”——打起了二房东的主意,加大租赁的面积,甚至全部出租。

  尽管扩张、开新店仍被挂在嘴上,但是许多零售企业的拓展已近乎停滞,转而进行其他不相关的投资。包括天虹商场、新华百货、成商集团、广百、广州友谊等在内的零售企业近期不约而同地利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以获取短期收益。其中武汉三大零售巨头中百、中商、鄂武商,将约10亿元闲置流资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消费疲软、成本增长不断压缩企业利润空间的背景下,零售业将自由闲置资金投资短期理财产品,不仅提高资金使用率还能增加企业利润,不过这也意味着零售企业对于继续扩张缺乏信心,投资态度转为保守。

  爱建证券行业研究员侯佳林分析,人口红利、城镇化、收入规模扩和收入结构改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这些决定行业长期发展趋势的因素并没有改变,但经济减速预期、房地产价格下跌、股票资产大幅缩水等不利因素对行业短期运行态势产生负面影响。零售业增长放缓,隐忧浮现。

  政策来了吗?

  虽未至崩盘的地步,但一提起零售业今年后半年的打算,踌躇满志的并不多。也是在今年,历年活跃在两会上的人大代表们对政策的需求也显得尤其迫切。

  邯郸阳光集团董事长韩玉臣建议在就业补贴奖励、税收、成本等方面给予流通行业必要的支持,步步高董事长王填则早在3年前就提出关于商贸企业水电使用价格与工业同价的建议,今年又提出税收方面,应参照“小型微利”企业对商业服务企业进行税收减半政策;在金融政策方面,加大对商业服务企业的银行授信额度,积极运用多种金融融资工具为商贸流通企业提供服务。

  主管流通以及零售业务的政府部门为此并没有少操心。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主任赵萍在今年3月份已经透露了即将出台政策的口风:全国流通工作会议的召开,可以研究措施,进一步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减少消费者的支出,使消费者有更强的购买力。

  虽然有些晚,在7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

  据了解,《意见》具体包括推进工商用电用水同价;在一定期限内免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将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扩大到有条件的鲜活农产品;落实总分支机构汇总纳税政策,促进连锁经营企业跨地区发展;推广供应链管理,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打造农产品产销一体化流通链条;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以及全面清理和取消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地市场等。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扶持流通业发展的含金量最高的一份文件。”零售业专家宋则评价道。

  7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会议决定: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和厦门、深圳10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明年继续扩大试点地区,并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试点。

  难以触摸的政策红利

  这两大利好消息,无疑让零售业的天空逐渐放晴。

  而新政策看上去很美,在执行过程中,却让零售商有点傻眼了。

  拿工商用电同价来说,由于实行峰谷电价,谷峰时间往往为7:00点至23:00,而这段时间恰好是零售企业的营业时间,用电量也最大,因此电费不降反升。在步步高实行工商电价同价后,一个月下来,不但没有电费成本降下来,反而上升了近百万元。而合肥一家零售企业也反映电费相比原来提高了大约25%。

  “工商用电同价时一定要将这一实际情况考虑进去,否则企业成本反而进一步加大。”这样的呼声已经越来越多。

  而零售企业最关注的统一纳税,即此次会议明确支持的“总分支机构汇总纳税政策”,在一些地方的执行也大打折扣,甚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没有执行。

  河北惠友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健在惊喜之后的无奈是这样的:“流通业连锁企业受政策支持和影响很大。听到国务院的《意见》出台当然是高兴。可是到了地方一执行就出现问题,税负减免只有蔬菜得以落实,其他大宗的商品如鸡蛋、肉类、水果等都没有落实,关于纳税方面,配送中心和门店还在重复纳税。”

  “不仅没有为企业减负,反而增加了企业负担,同时也加大了流通成本。对于企业的跨区域发展乃至扩大内需、刺激消费都起到了负面作用。”一位零售从业者如此评价新政策。

  四川一家零售企业高管对记者表示,其实一个大卖场一般1万多平方米的场地,一个月水电也就是十几万,就算电价下降,也节约不了多少钱。最突出的矛盾在于租金、人力成本增长和销售业绩的下降之间的矛盾。“零售业目前最迫切的是如何去刺激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的循环,尽管这种刺激是短暂性的。”不过上述高管认为,节流很关键,但更重要的是开源。所以政策是一方面,企业还是要自己反省,多研究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多研究门店在市场的准确定位,才能内外双收。

  针对上述零售业在执行新政策时出现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黄国雄教授表示,“企业不要过于急躁,《意见》刚出来,大家都需要消化。毕竟这个政策是我国流通业一个新的起点,国家上升到了战略高度来重视,但得有一个调整的阶段,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还需要在实践中磨合。”

  也许,一切还需要等待。

  结语

  CPI在下滑,物价仍在上涨。制造业萧条了,零售业尤其是传统零售业还能撑多久?高速发展时代结束,零售业多年积弊浮出水面。

  本次系列报道“应对危机——我来了,你在哪?”历数了当下零售业所面临的最真实也最严峻的问题,租金、人力、水电、税费等各种成本都在飙升的当下,各零售企业是如何应对和自救的。

  在采访报道过程中,企业倾诉了具体的措施以及对政策的渴望和急切之心。

  从微观到宏观,零售业面临的形势均非常严峻,而政府如何帮其度过危机则成了本系列报道最终落脚点,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零售业究竟需要哪些方面的扶持也是系列报道的重点之一,希望引起主管部门以及行业的重视。也祝福零售企业能够夯实基础,尽早走出危机!

  (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记者 赵晓娟)

  新闻1+1

  中国需要一场流通革命

  收入分配严重不公,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欧美、日本中产阶级数量在急剧减少,提出要保护中产阶级,内需旺盛才能支持经济增长,中国也正在步入中产阶级时代。

  下一轮以建立成熟、高效、规范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新一轮经济改革突破口还是流通,转型升级缓慢和内需推动乏力是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两大关键因素,没有流通革命,激活内需和实现产业升级会非常困难。

  中国内需为什么难以激活?一方面是因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供给问题,大众消费者有钱且有购买意愿,但买不到想要的商品,流通业无法做到“追随消费者并将自身价值带给顾客”,没法提供满意的顾客体验。

  即使美国奥特莱斯卖的东西,杭州大厦仍买不到。欧美开发出来的新品一般都是先在当地售卖,然后再去其他国家售卖,从而延长新产品周期。

  中国流通革命的核心是批发革命,各种流通环节过多,分销体系滞后与产供销结构失衡;现有的税收、土地、用电、用工等政策和地区行政分割体制,严重阻碍了与现代大流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批发(分销)组织的形成。

  电子商务的兴起和现代物流体系的快速发展,为生产企业的直销直供和零售商的直接订单、定点采购创造了技术条件。(郑勇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zhhz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