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zhhzsb

公告

《超市周刊》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中华合作时报社出版,全国统一刊号:CN11-0247。作为全国首家连锁专业周刊,十年来始终秉承服务于连锁业的宗旨,在关注连锁业趋势走向、报道业内新闻热点焦点、传播先进经营理念、介绍管理方法与技术、提升现代商业文明、促进商品供需双方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并成为国内连锁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平面媒体,同时也是业界沟通和交流的信息平台。 《超市周刊》具有丰富的专家顾问资源、广泛的连锁业界人脉积累以及成熟的行业市场化运作经验,与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及全国20多个地方协会有多年良 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是这些机构每年重大活动的指定媒体及日常信息的专业发布渠道。 《超市周刊》拥有10年专业经验的运营团队,并在业内专家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迅速成长。每年向业界定期推出大中型会议、品牌论坛、专业培训、境外考察等活动数十次。 《超市周刊》在市场化的运作中不断创新,从而更好发挥周刊在零售市场中的优势,满足市场需求。推出了连锁网点分布图制作,行业供求信息采集、培训专业图书编辑、零售市场深度调查、商业物业中介服务等相关衍生业务。 “复制成功与财富”是《超市周刊》所追求的事业目标。周刊愿与中国连锁业共同成长,互助拥有成功与财富,携手共创辉煌的未来! 此博客为《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官方授权行为。

统计

今日访问:2145

总访问量:8173399

遭遇食品安全“洗礼” 来伊份的IPO之痛

2012年06月05日

评论数(0)

  和河南好想你几乎一样,上海来伊份的模式如何盈利,令众多业内人士生疑。在租金大幅上涨、人力成本翻番的现状下,来伊份靠销售那些蜜饯小干果,恐怕连店铺租金也赚不回来。

  在巨大的问号尚未得到合理解释之前,来伊份先遭遇了食品安全的“洗礼”。

  来伊份栽了

  上海来伊份是一家2002年创立的经营自主品牌休闲食品的连锁企业,经营炒货、蜜饯等9大品类600余种商品。

  今年4月,央视《消费主张》曝光,称“有毒蜜饯通过来伊份、家乐福等流入市场”,镜头直击了山东、杭州等地多家企业在蜜饯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严重违规,不仅生产环境污秽不堪,浸泡池内竟有苍蝇虫子,而且食品添加剂使用严重超标,伪造检测报告,用饲料袋包装,过期产品随便更改生产日期。其中,灵鑫、梅园和永海3家为来伊份的蜜饯供应商。

  深陷漩涡的来伊份,试图以温情挽回在消费者心中的不良印象。之后几天,来伊份通过官网陆续发布4条公告,一再给消费者“深表歉意”,同时给会员发出致歉短信。

  央视曝光后,杭州余杭区有60多家相关食品工业企业停产,其中曝光的6家企业被查封。意欲充当休闲食品行业领头羊的来伊份,经历了滑铁卢式的重大打击,门店销售业绩经历电梯式下滑,最大降幅超过五成。

  北京多家来伊份门店,无人问津,店面异常冷清。某门店人员说,问题蜜饯被曝光后,下架了20多个品种的产品,一时补货困难,其他品牌商品都无法补上所有的格子,只能将几个格子都装上同一品牌的产品。更心痛的是“每天的营业额从近万元下降到了三四千元。”

  作为主要产品之一,蜜饯的“失利”对来伊份来讲可谓损失惨重。有分析师说:“按照该公司2011年45.43%的毛利率和销售额计算,来伊份销售蜜饯的利润损失已高达数千万元。”

  而来伊份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蜜饯是3年来唯一毛利率均超过50%的细分商品类别,2009~2011年分别为52.55%、53.21%、50.20%,显示出公司综合毛利率对蜜饯商品具有较为明显的依赖性。同期,蜜饯商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亿元、3.13亿元、4.45亿元,对应所占主要销售产品的总额为18.60%、17.62%和17.80%。

  招股书还显示,来伊份的主要利润来源于炒货、蜜饯以及肉制品,三大类收入基本维持在公司收入的90%左右。因为走品牌路线,售价相对贵一些,比如蜜饯平均单价就达到45.32元,蜜饯业务贡献的毛利达2.24亿元。

  另外,对公司品牌的冲击还会波及到旗下其他产品的销售。零食的保质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大量处理存货,来伊份很可能今年就出现亏损。毕竟其去年全年的净利润也只有1.2亿元左右。

  IPO或将遇挫

  继双汇发展等上市企业之后,食品安全事故的“黑天鹅”再次飞翔,而这次卷入风波的是致力于打造“中国休闲食品第一品牌”的上海来伊份。

  正处于预披露阶段的来伊份,主要商品之一即为蜜饯,在公布招股书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遭遇了“毒蜜饯”事件,由此引发了公众的信任危机,其A股也或将遇挫,沾满污点的来伊份IPO前景堪忧。相较于销量的损失,对企业长远发展所带来的恶果,或许才是来伊份的最痛。

  “从上市要求的硬性数据看,‘毒蜜饯’事件对于以商贸模式为主而非食品生产商的来伊份而言,似乎影响并不大,但却反映其对于供货商渠道的把控和内部治理问题存在较严重的内控风险。”一位证监会前任发审委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目前看,发审委认定其从食品安全事件反映出的内控问题缺失较为严重,单就这一点其IPO过会几率就比较小了,关键还是要看其上会时如何向发审委解释。”该人士坦言,“但如果证明‘毒蜜饯’并非是其个案,那么任何申明都很难被信服。”

  值得一提的是,在“毒蜜饯”事件曝光之前,来伊份曾备受PE青睐,坊间传闻“选超女一样选PE,创投大佬挤破头”。据传“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项目,你去拜访他不理你;你找关系他还是不理你;你组团他理你了,但他要在组团而来的PE里像选超女一样海选”。

  2010年10月,PE的筛选落定,德同国联(无锡)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杭州德同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广州德同凯得创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上三者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来伊份3.11%的股份,常春藤(上海)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南通临港城建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融元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海德立业投资有限公司则分别持有剩余的2.5%、1.73%、1.33%、1.33%股份。

  祸起“产业链外包”

  来伊份因添加剂超标而受罚,与乳业的三聚氰胺事件如出一辙,问题源于产业链的上游——供应商层面。

  如此,来伊份的经营发展模式也浮出水面:一手抓研发、一手抓终端,把中间的生产、运输环节外包,以此来整合上游众多的供应商,形成终端占据市场优势的强势品牌。

  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分析称,来伊份走休闲食品连锁门店经营的商业模式本身没有问题,但其销售的全部是贴牌产品,自身并不参与生产,充当的只是监制和经销商角色,而这对采购、管理、质监等环节的把控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资料显示,来伊份产品的来源为陕西西安、山东淄博、山东滨州、山东青岛、山西临汾、云南丽江、广东揭阳、福建福州等地一些不知名的企业。要确保这些食品企业百分百检测,才能确保产品质量的真正安全。但这是一笔十分庞大的开支。

  货品检验,不是按件而是按照项目计算,一个指标项目的收费可达2000元,一件商品涉及多个项目指标,耗资可达万元。一般企业都无法做到,大部分采取抽检。来伊份也是。在产品采购后,由检验人员验证供应商出厂检验报告,对到货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如果产品检查出问题,则不予入库。

  而在来伊份的运营模式中,抽检的弊病凸显了出来。分析人士指出,来伊份对生产环节质量监控话语权的薄弱,无法真正实现产品质量的全部过关。不仅是加工环节,产品的保鲜环节、卫生条件、存取货物的置物格是否能达到卫生标准,都存在问题。

  此外,来伊份迅猛的扩张速度也是催生其产品安全问题集中爆发的原因所在。有数据显示,2009年,来伊份直营门店数量仅为729家,而到去年年底,其在全国10个省市的直营店数量已达到2447家,3年时间增了3倍。

  业内人士指出,这种高速的扩张导致其在外部采购、内部管控和店面管控三个方面均面临挑战,而检测能力的不足显得更为严峻。门店的快速增多,拉动了供应商的快速增多,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质量监控也就愈发力不从心。

  要做到对供应商的质量把关,李志起认为,企业可以聘请独立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代表企业进行检测,深入到原料、供应商管理、加工工艺、运输等各个环节,不能停留在单纯的对某个样本进行检测的层面。

  (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记者 王彩霞)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zhhz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