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zhhzsb

公告

《超市周刊》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中华合作时报社出版,全国统一刊号:CN11-0247。作为全国首家连锁专业周刊,十年来始终秉承服务于连锁业的宗旨,在关注连锁业趋势走向、报道业内新闻热点焦点、传播先进经营理念、介绍管理方法与技术、提升现代商业文明、促进商品供需双方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并成为国内连锁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平面媒体,同时也是业界沟通和交流的信息平台。 《超市周刊》具有丰富的专家顾问资源、广泛的连锁业界人脉积累以及成熟的行业市场化运作经验,与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及全国20多个地方协会有多年良 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是这些机构每年重大活动的指定媒体及日常信息的专业发布渠道。 《超市周刊》拥有10年专业经验的运营团队,并在业内专家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迅速成长。每年向业界定期推出大中型会议、品牌论坛、专业培训、境外考察等活动数十次。 《超市周刊》在市场化的运作中不断创新,从而更好发挥周刊在零售市场中的优势,满足市场需求。推出了连锁网点分布图制作,行业供求信息采集、培训专业图书编辑、零售市场深度调查、商业物业中介服务等相关衍生业务。 “复制成功与财富”是《超市周刊》所追求的事业目标。周刊愿与中国连锁业共同成长,互助拥有成功与财富,携手共创辉煌的未来! 此博客为《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官方授权行为。

统计

今日访问:1177

总访问量:8324888

传统零售“不务正业”?

2012年04月01日

评论数(0)

  零售业多元化的步伐似乎一直很匆忙。

  新华都“进军体育用品零售”的新闻刚落地,合肥百大又抛出“开设安徽省首个文化用品的体验店”的宣言。

  而在这两家区域龙头企业涉足新业态动作的前几天,业内才刚平息对沃尔玛关闭试水3年的新业态“惠选店”的争议。

  对于传统零售企业而言,相较于其对发家主业的投资热情的平稳,其副业的投资与经营如今却新闻不断。

  小打小闹?

  体育用品市场似乎对零售企业而言有种异常的吸引力。

  在新华都宣布与瑞士体育用品零售商英特体育合作经营体育零售卖场之前,这一领域之前曾闪过国美体育的身影。

  2011年1月成立的国美体育曾计划在未来5年建百家大店。可惜不到一年,就以关闭仅有的两家门店的方式黯然退场。

  然而,就在国美宣布离场不久,新华都却高调进场,而且胃口也不小。

  据新华都方面透露,与英特体育结盟后,计划未来5年开设80~100家门店,净营业面积达到11万平方米,销售额达到40亿元。

  与新华都“搅局”体育零售市场不同,扎根安徽的合肥百大集团想要插足的是文化用品的分销业务。

  合肥百大集团董事长郑晓燕称,百大集团已经拿下了国内外10多个文化用品知名品牌的安徽省区域分销代理权,计划开设安徽省首个文化用品体验店进行直销;另外吸引各类商家来批发营销,形成安徽省最大规模的文化用品分销公司。

  这样看来,不管是新华都还是合肥百大,对于新业态的目标定得都不小。

  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这两家企业的行为却用了这样八个字点评——热情高涨,尺度偏小。

  在该人士看来,在这一波多元化探索上,零售企业态度的确比较积极,但相比早期在家电、家居、购物中心等业态的尝试和前几年的商业地产热潮,在投入方面要保守谨慎得多,有点“小打小闹”。

  对此,福建高力克鞋业发展有限公司品牌部经理叶国添表示,新华都很聪明地选择了国际性的、富有经验的合作方,相对于国美体育,风险要低一些。

  同样作为多业态运作的零售企业,对于这一波副业热潮,台客隆集团副总裁董松平的理解是,多元化的尝试既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层次提高的需要,也是企业现有品牌与网络等资源潜力的挖掘,更是差异化竞争突出比较优势的必然需求。

  在董松平看来,新华都和合肥百大的经营尝试对他们企业来说方向是对的,关键在于如何操盘,相信过不了多久,很多同行也会效仿这两家企业。

  吃香的“副业”!

  尽管这一次在“尺度”上好像没放开,但对于多元化的热情,零售企业从未降温。

  2011年38家零售业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显示,2011年上半年累计销售增长28.02%,但是近五成企业的毛利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整体利润率已下降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东方证券的最新预测显示,2012年百货业全年增速和净利润增速预计将分别下滑15%~20%和20%~25%。

  在零售专家刘文烽看来,零售企业主业利润下滑促使企业不得不去另谋出路,毕竟零售企业之前的热门“副业”——商业地产现已是一片惨淡景象。2011年房地产政策调控之前,过半零售企业的多元化里面都涉及到商业地产。

  商业地产的魅力真是一度无人能及。

  一度表态坚决不涉足房地产这一暴利行业的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在2011年两会时改了口径。当时他表示,娃哈哈将不再据守利润日益稀释的制造业,手中的百亿现金将投向商业地产和矿山等行业。

  可惜,娃哈哈进军商业地产没多久,这一领域的困境就开始显现。

  在零售专家胡春才看来,2011年以后,随着民用地产的调控,零售企业在商业地产方面的投入也不得不慎重起来。毕竟现在很多商业地产基本集中在城市的新城区,必须依托民用地产才能发展起来。

  “商业地产投资受限,拥有大批现金流的零售企业总要做点什么,特别是新华都和合肥百大都是上市公司,有平台可以融更多钱的同时,每年也必须要做出成绩,或者给股民一些预期。“刘文烽这样解释新华都和合肥百大的尝新。

  不过除了商业地产,零售企业的副业还有很多。

  2011年出版的《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0~2011)》中指出,多业态并存已成为零售企业普遍的现实。在连锁百强企业中,仅有16家企业为单一业态经营,其他均为多业态经营。许多零售商都同时经营包括超市、百货店、专业店、便利店在内的多种业态。

  并不鲜见的事实是,国内零售商也在境内从事诸如代理、贸易、物流、房地产等业务。

  可惜,这些副业也正受到挤压。“以家电为例,随着苏宁国美等全国性家电连锁巨头的下沉和电子商务的影响,区域零售企业的家电并不太好做。”胡春才说。

  相比之下,胡春才比较欣赏新华都和合肥百大这次的试水,“投入不大,机会成本并不高,不过一旦成功,就可以为企业找到一个很好突破口。”

  贪心还是不甘心?

  副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偏爱。

  作为老牌国企,王府井百货在2010年打造了全新子品牌“hQ尚客”百货。

  而同样作为国企的华润万家被业内誉为多元化的典范。据了解,华润万家旗下拥有高端超市“Olé”、24小时便利店“VANGO”、购物中心“欢乐颂”、超级市场“blt”,连锁药店“华润堂”等多个业态。

  这一现状在民企中也得到了复制。

  记者调查发现,在民营零售企业中,成功从区域走出的步步高在超市、百货、家电、餐饮、家居等多方面均有涉足;而以超市起家的人人乐在登陆资本市场后也相继推出了崇尚百货和美乐电器;相比之下,只有主打生鲜的永辉超市在坚持只做大卖场业态。

  对于零售企业普遍的“不专一”,刘文烽给出的答案是中国的政治环境。

  在刘文烽看来,区域企业拓展的时候,在什么时候进入什么省份,很多时候和政治环境关系很大,所以中国的零售企业最适合在一个地方扎根,在这个地方多元化,什么业态都去做,和当地政府关系搞好后,很多事情都变得很容易。

  刘文烽认为,这也是区域企业的区域优势很难复制的原因之一,一个企业可以在一个区域做得非常好,但是换一个区域,政策和资源不再,优势也就消失了。

  而胡春才的观点是,没有单业态竞争力的时候,多元化对于区域企业而言也是一种活法,这是中国零售企业在区域上的生存方式,并可有效抵御外来企业的竞争。

  尽管在副业上做得风生水起,但董松平还是坦言,多业态发展是在主业态为本、为基点的前提下进行,没有稳固的主业态很难有实力去拓展其他业态;一业为主多业并进应该是企业立足未来市场竞争的发展模式。

  对于零售企业在商业地产上的投资,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曾经表示,开发商业地产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零售企业能够合理把握主业和副业的平衡关系,还是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发展。

  可惜,对于中国零售企业而言,平衡不好的企业似乎更多。

  有消息称,曾经江西本土最大、也是被业界认为江西最有希望做强做大的零售企业——洪客隆正是因为地产业务向外埠发展,亟需资金支持,才急于出售零售板块。

  在这一点上,当初的河北保龙仓将51%的股权转让给家乐福,似乎也正是发生在集团要实现“在河北及周边地区拓展25~30个三四万平方米的社区商业中心”大地产业务的规划背景下。

  因为地产业务而放弃零售主业,这些曾经的零售企业留给业内的至今仍是一片惋惜。

  新闻1+1

  零售“副业”:无定势 有规则

  作为典型的区域零售企业,台客隆拥有百货、大卖场、便利店等众多业态,还涉足商业地产、酒店等众多领域。

  对于发展副业,董松平的理解是,零售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副业没有定势,要结合企业现有资本实力、周边资源与发展机遇以及与主业的关联性、赢利机会点、投资回收期和长线性作为发展副业的选择方向。

  “台客隆当时之所以投资酒店,一方面是当地城市化改造和推进快,中档酒店市场需求与发展空间大;另一方面酒店的投资少、回收期短,还可以利用超市主业资源,如客户资源、业务招待消费、顾客IC卡消费等。”董松平补充道。

  (本报记者 赵陈婷 制图/刘海燕)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zhhz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