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锁杂志

中国连锁杂志

公告

《中国连锁》杂志是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售点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中国连锁》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全国目前国惟一一本面向连锁创业创富精英的高端杂志,打造连锁行业及相关联企业精英人士的泛财经类行业标杆读本。 《中国连锁》以“复制成功与财富”为主导思想,诠释连锁行业精英思想与连锁企业发展模式。全力以赴推动中国连锁企业及其相关行业变革发展。在内容设置上,以市场需求为宗旨,以解析品牌为目标,以宣传创富为方向,以推动创业为基准,以运营推广为前提。在编辑风格上以高端、深度、理性、前瞻、时尚为基本理念,以关注企业和人物为主线,用财经写作手法对行业、企业和人物的发展进行白描式记录。全面揭示行业的发展现象、轨迹及趋势,做到新闻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悬念化。 读者对象从群体上分面向连锁行业、企业高层决策者,中层管理者,连锁店铺的加盟创业者,从业态上面向包括零售、医药、汽车、餐饮、地产、金融、IT、食品、服务、物流、供应等20多个产业或领域的潜力群体。 在内容上《中国连锁》杂志将定位于中国连锁业原创内容的“生产与制造者”,在传播连锁这种先进的经营方式的同时,把杂志打造成为中国连锁业的“财经”,打造成中国连锁业的“商界”。 《中国连锁》杂志,全彩轻图精美印刷,每册128页码,发行采取邮局订阅、自办邮发、机场及精品报摊零售三个渠道,面向全国渠道发行,定价15元每册。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231

总访问量:993668

还有多少“达芬奇”?

2011年10月24日

评论数(0)

  知名家具品牌开始出手圈地,店面越开越大,动辄数百平方米。新店开张后,让利促销政策也是花样百出,这对那些知名度不占优势、资金不太充裕的中小品牌形成了极大的挤压。

  进入9月份,传统的装修旺季即将来临,许多家具企业也是跃跃欲试各出奇招以求销售佳绩。然而,深圳“希尔盾”假冒事件却在这个时候“一石激起千层浪”。

  “达芬奇”余烟未散,“希尔盾”又来了,但这次不同的是,为“希尔盾”诚信背书的人是红星美凯龙。

  红星美凯龙随后就深圳布吉商场事件做出说明:经调查取证,“希尔盾”假冒事件的原委是,经销商(商户)在销售过程中,对部分非“希尔盾”产品用“希尔盾”的名称(商标)进行销售。红星美凯龙表示,此次事件主要是由于“希尔盾”商户的销售行为引起的不规范现象,但红星美凯龙会以此为警醒,严格把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尽管如此,业内认为红星美凯龙仍难以摆脱责任。红星美凯龙的内部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这次风波,高层领导受到的影响较大,但是否因此发生了人事变动,他却含糊其辞。

  家具卖场重扩张轻管理

  据记者了解,国内家具产品流通渠道大多经历制造商-经销商-家具卖场-消费者4个环节。一般家具卖场方需要把控好三道关:首先,对生产企业营业执照、生产资格证书进行严格审查;其次,对产品检验报告、合格证严格审查;最后,卖场经销人员必须经过家具行业协会上岗培训,获得经营资格。

  一位多年从事家具业研究的专家认为:红星美凯龙对卖场出售的家具往往只检查其送检报告,对抽检报告并无严格审查,送检报告往往是家具厂商主动送交给相关检测机构检测,显然,商家不会拿不合格产品送检,检测机构往往也只对送检产品负责。如果卖场方有严格的监管手段的话,应该验证其抽检报告、合格证、说明书等,一道道关口严把关。

  但某品牌经销商表示,以次充好正成为行业潜规则,无论是世界五百强的百安居还是国内龙头红星美凯龙,都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

  “在达芬奇事件后,居然之家的纯进口家具馆进行了清理,一些假的洋品牌被清了出去。”红星美凯龙一位经销商向本刊记者透露。

  “达芬奇事件之前,渠道商也只是将精力花在家具卖场的选址、对外包装上,在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监管上,很少真正做到尽职尽责。”业内专家对以次充好现象评价说。

  据记者调查,实际上,中国的家具卖场只是作为二房东,卖场内产品的售价、促销、促销员等都是进驻商的工作,卖场只负责收取租金和场地维护,至于监管,则不在他们工作范围内,他们不管也管不了。这也是出现假冒伪劣的主要原因。

  租金高企是造假的理由吗?

  近日,浙江省家具协会会长蒋鸿源揭露行业内幕,“在欧美国家,家具卖场的租金大约占售价的10%-20%,但是,国内的情况是租金占到售价的30%以上,有的甚至已经超过了产品制造成本。”

  本刊记者前往红星美凯龙了解到,租金高企确实是客观事实。红星美凯龙的租金水平在北京还不是最高的,但其岳各庄店的租金平均水平也达到了400元每平米一月。而据一些经销商介绍,居然之家的租金更贵。

  “一个季度扔下十几万,这两年卖得也不好,压力很大。”红星美凯龙某小品牌经销商向本刊反映。

  业内人士介绍,在欧美,家具卖场一般都建设在郊区偏远地区,租金只占到成本的一小部分,而我国很多家具卖场建在市中心,采取豪华装潢、过度包装的后果就是让家具业渠道成本很高。

  上海市家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徐关荣介绍,销售成本(租金、水电、人力)占生产企业总成本16%以内,对家具企业来说是比较合理的状态。但在我国,销售成本则要达到45%-60%,其中租金就占30%。

  不仅如此,房租还在年年涨,欧路莎卫浴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红星美凯龙租金基本上每年增长3%,房租成本占到家具企业运营成本一半以上。

  “2007年一件产品加价30%,经销商大有利润可赚。但现在,一件产品加价加到60%,利润却很低,甚至不及2007年加价30%所得的利润。”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在他看来,家具业已经迈入高渠道成本时代,经销商不仅面临着经营的问题,还面临着店面运营成本的增加,利润两头受挤压。

  “现在的店面运营费用实在太高了,搞得不少经销商负债经营,辛辛苦苦做了不少销量,但利润却都给了装修公司和商场。”惠州某家具品牌负责人表示,虽然促销后单看销售数字还不错,但由于家具卖场开得太多了,利润实际上被摊薄了。

  该人士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竞争不够规范,部分小品牌企业打价格战;另一方是因为通货膨胀,原材料涨价,产品价格基本不变或略涨了一点,但利润却越来越薄了。

  北京某家具品牌的孟经理说,为了保住利润,供应商要么在生产上不断压低成本,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最终降低产品质量;要么提高价格,将经营成本的负担转嫁给消费者,过去的低价也变成了高价。

  但业内对此也有不同看法。红星美凯龙内的意风家具营销人员向本刊记者表示,自己的品牌是逆势上扬的,去年销售额5个亿,今年销售额有望达到6个亿,关键是品牌和运营,租金不是大问题。租金高只是以次充好的借口而已,而且这么做的只是个别小品牌经销商。

  行走在两极分化的拐点上

  根据本刊记者去红星美凯龙现场了解的情况,说租金是压倒一些商户最后一根稻草并不符合现实。

  红星美凯龙的大部分商户反映,这两年的限购政策所导致的住宅市场低迷是一些品牌感觉租金压力大增的主要原因。

  2010年以前,火爆的房地产市场,支撑着装修市场的发展,从而也推动着家具销售份额的提升。家居卖场也随之水涨船高,疯狂扩张。“不到10年,红星美凯龙实现了55倍的增长。”红星美凯龙在其官网上自述。

  但到了2010年底,这一切正在悄然变化。中国家具行业虽然在2010年仍有30%的增长,但在外界看来曾经日进斗金、风光无限的家具企业,2010年岁末,在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出口贸易壁垒、房地产调控、卖场畸形扩张等重重打压下,已经变得举步维艰,多位家具大佬在行业论坛上不禁发出“市场太冷,行业艰难”的感慨。

  行走在装修豪华的家居广场里,记者感到的也是冷清。

  业内人士向本刊记者介绍,限购令后,买房装修总体的刚性需求缩小,另一方面,多数潜在的房产需求处于观望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众多家具品牌销量出现下滑,与此同时,随着通胀高企,家具行业也面临着租金高企的压力。

  目前,二三线城市首个限购令在浙江台州现身,9月1日起已实施。东莞森盛家具有限公司的营销总监朱小坤就此表示,“自去年国内限购令实施后,森盛家具一二线市场就受到冲击。如果限购范围继续扩大,新兴的二三线市场也难免受挫,影响可能还会继续增大。”

  “现在我们压力很大,每天醒来就欠人家好几千的租金,销售好一月坏俩月,想撤又不甘心,很迷茫……但一楼已经撤走了四五家了。”北京红星美凯龙岳各庄店的一位小品牌家具厂商向本刊记者“实话实说”。

  卖场越开越多,越开越趋向于高端,这也引起了家具产品的两极分化。

  在一些新卖场的筹建阶段,知名家具品牌开始出手圈地,店面越开越大,动辄数百平方米。新店开张后,随之而来的让利促销政策也是花样百出,这对那些知名度不占优势、资金不太充裕的中小品牌形成了极大的挤压。

  “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现在经销商、卖场,包括工厂,都感觉自己的利润不如以前了。以前可能很轻松,投资二三十万,一个经销商可能一年就会挣个三五十万。现在可能投资二三十万,一年挣个三五万元都不确定,这是很有可能的。现在我觉得,具备有较大的规模、较好的品牌、较好的服务这些素质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获得之前比较轻松所获得的利润。以前那种低门槛、低层次的经营手段和手法,在今天这个市场上已经不适用了。”前红星美凯龙华北区域总经理、现欧亚达家居集团副总裁沈耀俊也表示,家具市场正行走在两极分化的拐点上。

  业内人士表示,家具行业近两年的扩张也展现出新的市场特性,即市场集中度更高,百强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与中小品牌落差越发加大。

  2010年,百强企业的盈利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中,家具制造类百强企业平均净利润达0.86亿元,同比增长59.84%,增速虽较上年有所下滑,但仍位于近年高位;家具装饰类百强企业平均净利润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4亿元,同比增长70.62%,增速较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百强企业盈利规模的快速增长,为企业在未来继续扩大经营规模,实现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弱势背景下,未来这种两极分化趋势或将继续。租金或压倒一批小企业,“达芬奇”事件或将把一批打擦边球的企业赶出市场,而未来大品牌将撇脂掉行业的大部分利润。

  (文/本刊记者 岳彩周)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zgls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