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步尘:且走且歌

刘步尘

公告

中国家电产业资深观察家,前TCL集团彩电产业新闻发言人,多家国际企业新闻传播顾问。

统计

今日访问:682

总访问量:3007225

从朱江洪到董明珠

2012年05月31日

评论数(0)

  证券时报报道:格力电器(000651)5月29日发布董事会公告,董明珠被选举为公司董事长,并续聘为总裁。至此,格力全面进入“董明珠时代”。

  而此前的5月25日,格力电器2011年度股东大会已就董事会换届进行表决,董明珠无悬念高票当选董事长。

  此前的5月10日,珠海市有关方面正式任命董明珠为格力集团董事长,鲁君驷为集团副董事长,周少强为格力集团党委书记、总裁。

  实际上,早在5月6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格力电器将在5月25日召开2011年度股东大会,就董事会换届进行表决之时,媒体即纷纷猜测,董明珠有望接任朱江洪出任格力电器董事长。

  董明珠接任朱江洪掌舵格力在大多数人预料之中。格力电器有今天,朱江洪居功至伟,董明珠亦功不可没,二者缺一不可。从一定程度上讲,格力电器鲜明而独特的企业性格,有着浓重的董明珠色彩。

  一种近乎公认的说法是,“没有董明珠就没有格力”,当然,这里的“格力”指格力空调。实际上,这句话还有下半句:“没有朱江洪就没有董明珠。”

  这两句话准确地界定了朱江洪、董明珠、格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格力电器的董明珠色彩,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产品的“专业化战略”,销售的“专卖店模式”,以及研发上的“技术立企”。甚至有人觉得格力不合群、不识时务,比如它曾经起诉广州市财政局,也和董明珠息息相关。

  在董明珠的经营理念中,“产品至上”的观念根深蒂固,这是董明珠在格力电器大力倡导“工业精神”的依据。“工业精神”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它是一个相对于“商业精神”的概念,其内核是“制造第一、产品第一”。为什么格力要提出这样一个概念?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把产品卖出去就是本事。显然,这是一个“营销第一”、“商业第一”的观念。此观念的盛行,直接导致在产品(技术)和营销之间,企业更重视营销而非产品(技术)。一个显见的事实是,在大多数中国企业里,负责销售的副总比负责生产及研发的副总地位更高。这是中国大多数企业始终徘徊在“营销主导”型战略圈子里出不来的根源,而国际企业往往是“技术主导”型战略。

  “工业精神”给格力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许多消费者选择格力的产品,很大程度上看中了其产品品质。从这一点讲,格力已具备国际企业基因。

  但是请不要忘记,董明珠成功的背后站着一个朱江洪。

  朱江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媒体惯用的形容词是“低调”。但是,一个“低调”似乎远不能概括朱江洪的全部。格力人的评价给我们提供了认识朱江洪的另一个视角,他们说:朱江洪好比格力的父亲,董明珠好比格力的母亲,他们是一对典型的“慈父严母”。

  中国大多数企业的老板,给自己的定位是“政府公关”+“银行融资”,鲜有人将眼睛盯在生产与技术上,除非企业规模还小的时候。而朱江洪是个另类,他在格力天天盯着生产与研发,属于“主内”的角色。一个格力内部流行的传说是,格力2010年推向市场的“U酷”系列空调,即为朱江洪的杰作。从这点讲,朱江洪确实有点象乔布斯。在《乔布斯传》里,我们很少看到乔布斯跑政府关系、到处演讲,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乔布斯天天和研发、设计人员泡在一起,直接参与苹果产品的设计、研发。三星掌舵人李健熙也与众不同,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他贩卖三星的成功之道。

  朱江洪和董明珠,一个低调一个高调(至少在很多人看来董明珠十分高调),二人却长期搭档并成就一段格力神话,不能说不是个奇迹。在我看来,朱江洪的包容大度与董明珠的精明能干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关系。

  实际上,董明珠的高调是有分寸的,我们稍一留意便不难发现,每当朱、董二人同时出现的时候,董明珠总是有意无意地站在朱江洪的后面。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朱江洪的理解与包容,以董明珠直率的性格能在格力待多久。在绝大多数中国老板的潜意识里,一个比自己还要有光芒的下属是不能被容忍的。从这个层面讲,他们二人都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

  而今,朱江洪功成身退,格力由此进入“董明珠时代”,可以肯定的是,格力电器的企业战略不会发生变化,格力将在既定轨迹上运行。换言之,格力不会因为领导人更迭而起伏动荡。在中国,领导人更迭导致企业动荡的例子不胜枚举。

  但是,董明珠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对于格力电器来说,未来的挑战主要来自国际市场及重大技术突破两个方面。目前,格力的国际市场贡献率仍然偏低,未来必须逐步提升至50%以上,否则格力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企业。再就是技术,虽然在低频控制及高效离心机技术方面获得不小突破,但是如果用国际企业多拥有原创技术、重大创新技术的标准衡量格力,仍有不小差距。对于格力集团而言,对既有产业进行梳理、调整,力争用三至五年培育出“第二个格力电器”,也是当务之急。当然,董明珠眼前需要做的事情是,格力电器2012年要实现1000亿元的营业收入。进入这里查看每天推荐牛股详情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liubu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