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凌鸿的天地

谢凌鸿

公告

【湖南楚天智业】谢凌鸿超市全程策划/咨询/顾问工作室/电话:13407482778 QQ:490015338 --全心全意为中小超市老板服务

统计

今日访问:451

总访问量:20806916

闲说饮膳之美

2011年01月31日

评论数(1)

古人读书讲三馀三味,要是在这样的天气里,蜷在暖暖的书房里,泡上一壶好茶,捧一卷《随园诗话》,味道就长了。如果没有《随园诗话》,有一本林文月先生的《饮膳札记》也是好的。
  以前在书店里随手翻过林先生的《京都一年》,一下子便喜欢上了她的文字,果真是“平实而不慕华靡”。不过《饮膳札记》吸引我的,除了这样干净平和的文字之外,还有那字里行间的秩序、端正和温暖。
  林先生在序言中就谈到自己写这本书的缘由。

林先生从小生活优裕顺遂,“结婚之前从未有过烹饪料理的经验,但婚后小家庭的生活中馈鼎鼐之事,自然落在我的肩上,乃不得不认真而严肃面对。”这一认真严肃,于是便有了许多为饮膳而记的小卡片,卡片上记录了每次宴客的菜肴和日期,以及客人的名字,目的是为了“避免亲戚朋友到我家来,每次都吃到同样的菜肴。”如果某一天你我走进一家店面,还未等自己开口,店家就奉上一份菜单,说这是你喜欢的,并且为了不与上次的菜品雷同,特意根据你我的口味推荐了一两样新菜品,我想这个时候,难保自己不被感动。林先生说自己这样做是为了实用,我看不是实用,而是用心。
  在《饮膳札记》中,林先生写了自己拿手的十九道菜,在我看来这其中每一道菜都是那样繁缛费时,不过在林先生的笔下,倒是不疾不徐,摇曳多姿,与我们平时所见的火红的炉膛、呛鼻的油烟、锅碗瓢盆相互摩擦的刺耳的声响,以及挥汗如雨的厨师,倒是这样的不同。我读着读着便不禁停下来,心想,原来做菜也可以这样优雅。
  林先生做菜是优雅的,从材料的挑选到炊具的选择,从火候的掌控到菜肴的搭配,从上菜的秩序到菜品的布置,无一不见秩序和节奏。“制作萝卜糕的时间,最好在二九暝前两天,以避免与烹调其他菜肴冲突而添加忙碌;太早制作,则又恐放置久而失去鲜味。”“炸香酥鸭的要领在不慌不忙。”“我喜欢把冬菇墨色的一面朝上,如果大小稍有差别,可将大者安排于中央,稍小者在周边,略略呈现放射状。”“千万要记住:糕为主,作料为宾,莫令喧宾夺主。”在林先生笔下,做菜有秩序、上菜有秩序、菜品有秩序,菜单亦有秩序,整个过程无一不合乎礼中乎节,可谓中庸之道也。
  林先生说烹调是一门艺术,但若仅仅将饮膳当作一门艺术来看,则不免误读了林先生的心思。林先生说《饮膳札记》所收十九篇文章,每一篇每一道菜肴不能只停留于单纯食谱,“宴客之际,菜肴固然重要,而席间氛围更应注意,若主人尽在厨房忙碌而无暇陪宾,实在既扫兴又失礼。”为了在宴客时做到宾主从容尽欢,林先生往往会做大量的铺垫,比如做潮州鱼翅时,因为煮发鱼翅耗时颇多,林先生往往会提前两三天就开始准备;而在宴请不同的宾客的时候,林先生亦会考虑到宾客的饮食习惯,比如台静农先生与孔德成先生不嗜甜品,而郑骞先生和许世瑛先生又偏好甜品;就是在选择陪宾的时候,也无一不见林先生缜密的心思,比如“台先生和孔先生都善饮,所以请酒量大而豪爽的何佑森为陪宾。”有了林先生这样的厨艺和心思,难怪台先生会从温州街步行到她家了。
  林先生写这些文字的时候,许多卡片上的人和事都已过去。当初只道是寻常,只是此时已惘然。林先生写饮膳,其实也是在写她对故旧的怀念,当然,这当中不免许多遗憾。比如,“今日的台北高楼林立,街头巷尾何处去寻找一间老式的豆腐店?”;再比如,“而今师母已作古,郑先生也离去数年,此遂成为一个永无答案的谜了。”而我以为,这些遗憾一方面显示出对往昔疏懒的愧疚,另一方面也说明林先生内心的那份牵挂很长和情思很浓,于今不绝。同样这种遗憾也说明这些文字的价值,记录当下,是为了未来不再遗憾。在《饮膳札记》中,遗憾成为林文月先生的一种审美观,也是她温情的表达。当然除了遗憾之外,林先生还说自己喜欢在节庆日重复母亲往昔的动作,我以为,这种重复便是一是弥补,也是借动作的重复来温习和体味当年母亲的温暖。
  《饮膳札记》的封面上说这是女教授的十九道“私房佳肴”,林文月先生说这是她的古诗十九首。我以为是,这些都是不可复制的。正如林先生在文中写如何做菜,她绝不写该怎么做,而是写她这样做的目的。目的既在,方法便可自由选择,这其中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便看个人的心思和天份了。余生也懒,从来视做菜为畏途,当然也绝然感受不到林先生这样宾客尽欢的乐趣和温暖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ling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