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梦

无梦

公告

上海商学院教授 周勇

统计

今日访问:5390

总访问量:52333853

我国零售20年:前浪与后浪

2021年04月06日

评论数(0)

商场概念图 _1_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主任周勇

无风不起浪,起浪都得有引力与动力,这是前浪与后浪的共同特征。

2002年至今,前后20年。那一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策划编写了一本《中国连锁业精英》,讲述了我国连锁企业20位当家人的故事,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

(一)郭会长对零售当家人的精准描述

当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郭戈平会长与中国商报常务副总编朱舫老师,亲自到上海,实地采访联华超市、华联超市、农工商超市。会长为该书作序,她在序言中对连锁企业当家人特征的精准描述,至今对业界仍具有重要价值。

“他们好学,勇于创新;

他们执着,绝不放弃;

他们稳重,习惯于踏踏实实;

他们朴实,低调而不愿意张扬;

他们节俭,在意每一分每一厘的花销;

他们关注细节,强调管理控制;

他们还有一些独断,或许是因为掌控着一个庞大的体系。

在他们身上,还有着投资人的敏锐、商人的精明、军人的果敢......”

(二)20位零售当家人

书中收录了20位零售企业当家人的故事,有董事长、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括号内为他们任职公司的简称。他们在自己的零售实践中所感悟到精华,都记录在书中。每人一条精句,按书中目录,排列如下。

王宗南(联华超市):务实创新,铸造中国连锁商业品牌。

华洲(华联超市):做事要高调,做人要低调,事情做成了才算厉害。

杨德新(农工商超市):当老总,最需要创造力和控制力,失去其中一种能力,我就不坐在这个位子上了。

崔宝瑾(三联商社郑州百文):你要做商业、做管理、做经营,首先是要做好人,然后才是做事。

张志铭(北京国美电器):成功是踩着失败的路走出来的。

马嘉樑(苏果超市):事在人为,人在精神。要干就要做第一。

吕国满(麦德龙):在外国人面前,我们是中国人;在上海人面前,我们是麦德龙人;在麦德龙里面,我们是共产党人。

郑万河(王府井):企业领导人不能只当一个看家型的人,他们始终要站在企业的前头,行业的前头,不断地去洞察思考,并把他的思考转化成企业的战略部署。

徐刚(华润万佳):行业发展已进入生死时速的快车道,超常规发展与持续优化双轮驱动是我关注的首要问题。

张近东(苏宁电器):苏宁生就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企业,喜欢掌握自己的命运的企业,喜欢迎接挑战,渴望做大、做强、做长,希望赢得社会的尊重,而不是个人的安逸。

李秀珍(北京超市发):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要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改革创新总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

张文中(北京物美商业):赛马不相马,成果论英雄。

胡子敬(湖南友谊阿波罗):不管做什么事,只要选择了就一定要干好。

李彬兰(深圳新一佳):想要把零售业做大,创新是灵魂,实干是基础,服务是宗旨,第一是目标。

章百惠(杭州华商家友超市):为员工创造最适宜工作的环境。

程军(武汉中百连锁仓储超市):外资进来都要做“本土化”文章,我们自己岂能不把这个文章做足。

邱原昶(可的便利):人生是财富的延伸,把握人生就是把握财富。

姜俊贤(全聚德):干国企就要对事业负责,对国有资产权益负责,对员工负责,就必须运用现代经营模式打造中华民族品牌。

胡沛立(东来顺):管理就是通过他人完成任务。

朱丹(深圳海王星辰):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三)零售的前浪与后浪

他们,可以称为“零售前浪”,经历了从百货时代到连锁时代与PC时代的变迁。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经历了电商时代与移动时代的变革,至今仍活跃在零售战线,他们既是前浪,又是后浪。在零售新时代,行业内外还涌现出一大批年轻的“零售后浪”。

后浪与前浪,虽然浪花与浪型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起浪总得有引力与动力。没有动力与引力,就不会有浪花。有些人的动力与引力是金钱,那就有以金钱为动力的浪花;有些人以自我陶醉为动力,那就要树立精神高地,要放射出生命强光;有些人无梦而为,把零售当做一种“意思”,自始至终以兴趣为行动指南。所以我觉得,空谈零售精神与零售实质,可能正是缺乏方向感的表现。

我在商学院前后任教30年发现:真正对零售感兴趣的本科大学生并不多,原因有三:基层苦、晋升慢、起薪低。但也有同学对零售有独特看法,有位学营销的学生曾对我说:喜爱零售是因为能见到顾客开心的笑容。

这句话很朴实,但道出了零售的一点本质。零售是一个漏斗型产业,顾客花钱,有时表现为一种“情绪宣泄”,服务稍有不慎,顾客就有可能把来自各方面的戾气爆发出来,零售就像一个漏斗,要承载一切。如果零售服务做得好,不仅能满足生活服务需求,更能平复社会心态与情绪。一个善意的举动,一种温馨的服务,一句体贴的言语,都能使人感动温暖愉悦好久,这才有“一家店温暖一座城”的说法。所以,零售又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治疗室”。

零售企业与人一样,有精神才能活得精彩。我以为:精神虽然也可以上升为口号、语录、目标、愿景、概念与信念,但更存在于实实在在的劳作、服务与生活之中。其实人人都是有灵魂地活着的。不管你是为工资而活着,还是为达到销售目标而活着,或者是为一张报表而活着,或是为一个菜、一碗饭而活着,都有可能是快乐的,也是尊严的。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不快乐。人人都有快乐,每时每刻都可以有快乐。

快乐的源头在“意思”,有意思才变得有趣,因为自己觉得有意思,所以有趣,所以快乐。这与理想与信念可以有关,但更多的情景是无关的。

梁启超先生比较高大上,他认为人生自始至终都能保持有趣的事情只有四件,即劳作、游戏、艺术与学术。

按此推理,对平凡的大多数人来说,剩下的似乎就只有劳作能使人“有趣”。其实一切都可以变得有趣与快乐,快乐也不一定要自始至终,偶尔的快乐也是快乐。一般人都不去奢求自始至终的快乐与有趣,只求每时每刻、点点滴滴的快乐。积时点快乐为连续快乐,小快乐为大快乐,短快乐为长快乐,这才是平凡人生的快乐特质。今天发了工资而且比上月多了几百,就很快乐。今天上街吃到一碟好吃的菜,更是一种快乐。快乐就这么简单。

达尔文曾说:无知要比博学的人更容易产生自信。有人说,穷人比富人更快乐。我以为:快乐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意识。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组织,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组织,但不是一个慈善组织。企业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但精神是“鱼之乐”的累积,是物质的积累。我曾问华洲先生:零售业的一个口号、一项规则或一个品牌,靠什么才能达到上下一致不走样?他说了一个字:钱!钱的分配对基层操作的有效性具有极大的影响。我觉得:上下拷贝不走样,仍然是当前零售业的一个大问题。前浪们努力了20多年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后浪们也许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与人的完美结合而得以解决。

零售的前浪与后浪,都有着前进的引力与动力,都值得敬重与学习;零售精神也需要在服务中不断提升与推广;零售人面对危难、戾气,需要从劳作、服务与生活中去体验片刻的宁静和快乐,并将此传递给我们的顾客。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