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超市周刊

超市周刊媒体专栏

公告

《中国商报·超市周刊》是连锁的专业报纸,其前身是《名牌时报·超市周刊》(于2000年正式创刊)。作为全国首家连锁专业周刊,本刊始终秉承服务于连锁业的宗旨,在关注连锁业趋势走向、报道业内新闻热点焦点、传播先进经营理念、介绍实用管理方法与技术、提升现代商业文明、促进商品供需双方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并成为国内连锁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平面媒体,同时也是业界沟通和交流的信息平台。 《中国商报·超市周刊》目前已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及全国20多个地方协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是这些协会每年重大活动的指定媒体及日常信息的专业发布渠道。 《中国商报·超市周刊》具有丰富的专家顾问资源,广泛的连锁界企业家的人脉积累,以及成熟的行业市场化运作经验。基于以上条件,本刊拥有自己的市场专业培训团队,并在全国业内专家和学员的支持下迅速成长。 此博客为《中国商报·超市周刊》官方授权行为。

统计

今日访问:308

总访问量:3202589

王广胜:路越走越宽

2011年05月27日

评论数(1)

  ●本报实习记者 曹子奕

  1990年的春节,在王广胜的生命里,特别的冷。在别的孩子翘首盼望新年之时,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县城娃不得不背上行囊,进城打工。

  在成为老板前,他烧过锅炉,下过车间,登过三轮车送货。王广胜说,他把自己脚下的坎坷走平了。

  一年开了6家店

  王广胜出生在贫穷的小县城聊城,读书只读到初中,因为家里姐妹多,想谋生只有一个路,就是出去打工,没有第二个选择。

  由于缺少营养,王广胜体重只有80多斤,骑自行车都够不到车座,进城后他发现,适合他的工作并不多。为了生存,他去一家国营单位烧起了锅炉。烧锅炉这活一般是老大爷干的,小伙子烧锅炉自然招来了很多笑话。

  单位的锅炉跟家里的房子一样大,烧火用的铁锨足足两米长,王广胜几乎拿不动,但他必须扛着。除了体力上的辛苦,还有心灵上的磨难,因为城里人看不起乡下来的,这让王广胜过早领略了人生的冷暖艰辛。一个人在他乡,没人娇惯也没人心疼,所有的风霜都要独自去面对。

  很多人的理想,来自于苦难的心,王广胜也不例外。从那时起,这个穷孩子产生了一种自强的心劲——他不要这样的人生!

  那段日子,王广胜最爱唱的歌就是《男儿当自强》,“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胆似铁打骨如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我发奋图强做好汉,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

  19岁的他,开始思考未来。没有文化,只能选择经商,他开始默默找机会。当时工厂旁有个化妆品店,下班后,王广胜常去那里溜达。看了一段时间,他就跟老板混熟了,问老板这个店要多少钱,对方说一万五。

  在当时,一万五对他来简直是天文数字。怀着一个朦胧的想法,王广胜去百货店报名,名义上是做业务,实际上就是扛箱子,蹬三轮车从百货店把货送到商场,再把钱拿回来,就这样慢慢进入零售行业,一干就到了1998年,对行业渐渐熟悉。

  1999年,百货店破产,王广胜感觉聊城商场还有机会,在这个情况下,他做了300平方米的化妆品专卖,并做成了聊城最大的化妆品店。前期很顺利,到2002年,王广胜取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差不多200万元。

  2002年,房租到期需要找房,接下来何去何从?王广胜经过认真思考,决定不做化妆品店了,因为他感觉将来随着大超市的增加,化妆品店会越来越难。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定改做超市。经过一番详细的考察,王广胜感觉做超市比较有前途,可当时在聊城干超市已为时不早,三千平方米到八千平方米的超市已经都有了。在这种情况下,王广胜觉得社区店是个不错的选择。

  2001年7月11日,经过两个月的准备,他的第一家开业。

  王广胜的做法让全家上下都不理解,家人怕他折了本,在全家人的反对声中,王广胜还是选择了做,但是做的时候又真不会,当时就有一些简单的膨化食品、牛奶。生意做得很差,也把自己累个半死,又输液又打针。在这种情况下,王广胜始终抱着一个想法,就是觉得总会做好。他认为,只要用良心去做,把商品价格尽量压得低一些,生意就会做好了。抱着一种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他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一年时间,王广胜就连开了6家店。

  市场是干出来的

  王广胜骨子里有一股劲,只要他想干的事,再难也要做到。

  2009年年底他筹开4400平方米的店,请来了山东的一个团队,团队说,这个店最早也只能明年开业。王广胜很固执——我就想今年开!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果真在年底开了出来。

  因为经验不足,所以王广胜不断邀请专业团队来操作。当时,有个二千八百平方米的店,团队说开好了会很不错,所以王广胜投了五百多万元。出于信任,他把钱交给人家就不管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理后,团队泄了气,临走时说了一句话:“聊城这地方太穷了,两层楼三千平米的店没法儿干!”王广胜很是受挫。

  像聊城这种三四线的城市,消费水平无法同一线城市相比,如何在有限的市场环境中改变这种局面?所谓“穷则思变,变则通”,王广胜不断寻找破解之道,偶然的机会,他听说了天津津工超市的生鲜做得不错,便大胆地将生鲜引入了自己的超市。

  2010年9月,王广胜开始进行门店改造,很重要的一点改变就是在所有门店售卖生鲜。做生鲜定位是不挣钱的,当时他就抱着一个想法,把生鲜做起来,把利润拉上去。这些生鲜拿到超市里,卖的价格相当于批发市场的价格,有时甚至比市场还便宜。所以,就有很多在贩子直接来店里拿货,然后到菜市场卖。

  几个月过去,亿沣发生了巨变。超市的蔬菜水果能卖出十一车之多,而之前只能卖两车——很多关门的小店因此重获生机。

  现在,超市里人最多的时候是晚上七八点钟,人多的时候几乎挤不动。每到晚上八点半的时候,王广胜就亲自带队在店里上货。亿沣把老百姓都吸引到店里来了,也引得聊城大小媒体隔三差五来报道一番。这让王广胜觉得很自豪。

  工资越高成本越低

  亿沣不是当地最大的超市,聊城还有好几家同类型的店,但是蔬果采购量却只有亿沣的一半。做生鲜,王广胜确实有一手。同样品质的蔬菜,王广胜能做到聊城价格最低;同样价格的蔬菜,他也能做到品质最好;最重要的是——还有毛利。

  说到其中的秘诀,王广胜憨厚一笑,“其实也没啥,就是没亏了员工。”话很朴素,却是大道理。王广胜给员工的工资是当地零售圈里最高的,比平均工资高了三分之一。所谓“高薪养廉”,高工资换来的是员工的忠诚和感恩。零售企业中采购这块一直是“灰色收入”的高发地带,而在王广胜的超市里,这种现象非常罕见。

  王广生讲了一个故事,在聊城,亿沣和其他超市去同一个地方采购蔬果,同样是一毛八一斤的白菜,其他超市去采购却是二毛八,多出来的钱自然进了采购员的腰包。而亿沣还是一毛八,所以,优势就出来了。

  王广胜明白一个道理,企业要想挣钱,越想越挣不到多少钱,要懂得为员工着想。“现在谁不想挣钱啊?人家干一个月下来,你算算租房子、买件衣服、请客吃饭,还剩下多少钱?你要干就给他高工资。你别说我这个店赔十万,就算赔一百万也得发工资。”

  2010年,王广胜给员工涨工资,一个月下来工资多支出40万元。王广胜表示,“没事,还要继续涨,至少要超过CPI。”

  因为门槛低,现在聊城开超市的越来越多,市场逐渐趋于饱和,选址越来越难,但王广胜的路却并没越走越窄,他在广大的乡村找到新的希望——开乡镇店,并且已经尝到了甜头。“乡镇店一年的租金也就两三万块钱。我们准备下个月再开两家这样的店,到年底开差不多四到八家。”

  “现在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你去想、去解决,那就不会是问题。很多时候,机遇和成功就在困难后面,只要你去坚持、去解决,总会有春光明媚的一天。”对未来,王广胜信心依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chaoshizhouk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