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景山

邢景山

公告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0

总访问量:42965

广告杂谈

2013年11月06日

评论数(1)

  开篇广告:本文阐述的是笔者自以为有点道理的观点,一家之言,能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难说,很难说。试着读下去,或许.....哈哈。

  现实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会有广告的影子,人们已经离不开广告了,或者说广告已经离不开人们了,似乎离开广告我们就无法生存似的。所以,爱也好,恨也罢,谁也没有胆量抛弃广告,还得无休止的与广告纠缠在一起。但似乎谁都说不清广告的效果有多大,什么样的广告才是有效的。

  对零售业而言,广告已经成了日常经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家的共识是“广告需要做”。但在广告的投放媒体、投放数量等诸多方面,却难有相同的观点。用句俗语来形容,那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的说广告多做才有效,有的认为做多了浪费等等,观点多多。那么,到底谁有理,笔者不敢妄断,也没打算涉及,本文只是阐述一些零散的看法,或许对读者能有所启发。

  酒好不怕巷子深的道理

  对广告持否定态度的人以为“酒好不怕巷子深”。有好东西,不需要做广告,人家会找上门来的。这话有道理吗?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个问题是怎样算好酒?酿酒的说酒好,不能算数,只有喝酒的品尝了说酒好才是好酒。对零售业来说,商品好不好,服务好不好,不是商家说了算,而是顾客说好才是好。第二个问题,好酒放在“深巷子”里为何能卖得好?是因为没做广告吗?显然不是。卖得好是前面喝酒的品尝了说好,后面的人听到了也去尝试,试了也说好。这样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好酒的名气越来越大,打酒人便顺着“深巷子”找去了,酒自然就卖得好了。这种口口相传,也应该算是广告的一种形式。

  道理清晰了:酒好不怕巷子深,不只是酒好,更是口碑好。把酒做好是根本,喝酒的去传播才是关键。对零售业来说,就是把服务做好,把商品做好,把品牌树立起来,让消费者自发的地去传递 “好”的信息,这就是口碑,也是不花钱的广告。

  广告要不要铺天盖地

  假如一亩地里有5棵树,每棵树的根系占10平方米。如果给树浇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整个一亩地灌透,即浇666.67平方米,一种是只浇树的根系部分,即浇50平方米,对树来说效果是一样的,但对水来说差别可就大了。从广告传播的角度看,这应该是个目标受众的问题,广告传播渠道需要细分,每个层次或类别的消费群体都会有合适的媒体,广告是做给谁的,传达到了就万事大吉。浇50平米即可,为何非要浇600多平米?所以,广告铺天盖地,不能说不好,但至少是不准确的,没有选择性的广告投放是盲目投放。

  广告投入越多越好吗

  销售部门反映广告投入太少,影响了销售,预算部门反馈广告投入太多,增加了费用负担。说的都有道理,但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广告是有成本的,如果不计成本,当然多多益善。如果考虑成本,就必须有所取舍。广告投入也有个度,能做到恰当的投入,有效的宣传,便是较高的境界了。所以,根据需要量力而行掌握好这个度,就尤为重要了。既不能默默无闻,又不能象某些品牌那样,夺取了广告标王,反丢了卿卿性命。精打细算,科学投入才是正确的,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发挥好钢的作用。

  广告形式的优劣

  在北方的农村,卖豆腐的多是用嘴吆喝,“豆腐,豆腐.....”,想吃豆腐的听到吆喝声就出来购买了。后来不知道哪个嘴懒的豆腐佬,改为敲梆子,象木鱼的那种,就是弄块木头,敲得“梆梆”响,以此来吸引消费者,效果也很好,很多卖豆腐的都仿效之。形式变了,但传递的信息是一样的,豆腐照样卖。只要吃豆腐的理解了、听懂了,无论是嘴吆喝还是敲梆子,都能把豆腐卖出去。广告形式孰优孰劣,广告界也难有定论,所以,不要妄论电视好、报纸好还是其他的什么形式好。适合的、有效的,才是真正好,实践是检验“广告效果”的唯一标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邢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