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秀玲

georginagirl

公告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1892

总访问量:27312155

2018年上半年百货营收排行榜出炉 百货寻求多元发展

2018年10月11日

评论数(0)

联商网消息:2018年零售行业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就是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负重前行“的百货行业也依然是零售行业关注的重点,2018年上半年,百货行业的整体运营情况又是如何呢?

《联商网》选取了国内54家百货上市公司的2018年上半年财报,根据财报,2018年上半年54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492.91亿元,合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40亿元。

综合整体来看,54家百货上市公司营收上涨的有35家,净利上涨的有31家,其中营收净利全部上涨的有22家,营收净利双线下降的有10家。

根据榜单,2018年上半年营收超过100亿的百货公司共有4家,其中百联股份上半年年营收总额为248.36亿元,位于榜单的第一名,同时百联股份也是榜单上唯一一家营收超过200亿的企业,重庆百货、王府井分列榜单的二三名,营收分别为180.52亿元和131.99亿元,大商股份凭借130.05亿元占据榜单第四位,豫园商城、天虹股份、金鹰商贸、鄂武商A、供销大集、南京新百位于榜单的第五至十名。

从榜单上看,前10名除了大商股份和供销大集营收有所下降外,其他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净利润前10名中百联股份、鄂武商A、金鹰商贸以及南京新百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出现下降,榜单前10名中,南京新百上半年年营收增长最快 ,增幅为9.21%;净利增长最快则是王府井取得了145.42%的增长,重庆百货上半年净利也增长49.05%。

从榜单上看,营收增幅超过10%的公司共计7家,其中我爱我家营收增长最快,上半年年营收同比增长741.86%至53.3亿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爱我家旗下包括房产租赁业务,并不是纯粹百货营收,此外欧亚集团、深圳华强、越秀金控、汇嘉时代、华联股份、汉商集团增幅均超过10%。

上半年营收下降超过10%的公司共计10家,其中大连友谊降幅最大,上半年大连友谊营收同比下降52.43%;上海九百、津劝业、海宁皮城、百大集团、东百集团、国际医学、海航基础秋林集团、供销大集等降幅均超过10%。

《联商网》高级顾问团成员周勇认为,2018年上半年百货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特点:

1、营收微涨,净利润增幅接近18%,净利润率处于较高水平

与去年同期相比,营收增幅不到1%(0.81%),但净利润增幅却高达17.56%(剔除了不可比的“友好集团”与明亏实盈的南京新百)。南京新百今年上半年本来经营性净利润是盈利2.47亿元,但计提了18.4亿元的HOF资产商誉减值,导致净利润为-15.93亿元,去年上半年是盈利8800万元,经营性净利润实际应该是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其中,有19家公司营收下降,22家公司净利润下降,5家公司出现亏损,10家公司出现了营收与净利润双降。与2018年上半年零售上市公司的总体经营状况相比,百货上市公司的营收下降面、净利润下降面、双降面与亏损面都较大。如表1所示。

表1 2018年上半年零售业上市公司(百货上市)营收、净利润与亏损情况对比

但其净利润率不仅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而且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高。如果剔除南京新百和友好集团,百货上市公司2018年上半年的净利润率高达6.30%,比2017年同期提高了1.46个百分点。但这并不能说明百货公司业务的经营业绩,因为我国百货业已经或正在进行多样化变形。

2、百货上市公司的多样化变形

转型是在百货行业中寻求新的出路,变形则是转变主体业务。如“上海九百”2018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大于营收,营收3590万元,净利润4971万元。该公司的前身是创建于1939年的百乐商场,1966年定名为“第九百货”号码百货商店(号码百货商店按照号码命名店铺名称,上海共有12家,目前大部分已经转型或改名,如十百恢复了“永安公司”店名),1994年上市。从其业务结构与收入来源来看,原来的百货主业已经不存在,如今全资自营的业务是“正章洗染”,亏损约585万元。持股38%的“九百城市广场”主要是出租业务,投资收益净利润1216万元。最主要的投资收益来自于持有“久光百货”30%的股权,净利润收益为4200万元。不少以“百货商店”命名的“上市公司”,既不是“百货”,也不是“商店”,早就变成了“投资人”与“房东”。

再如南京新百涉足大健康产业,今年收购了细胞免疫治疗药物普列威的生产商Dendreon。8月2日已完成Dendreon100%股权的过户,成为南京新百的全资子公司,南京新百的利润结构也早已发生了变化,从百货主导转变为医药健康产业主导。2017年该公司年报显示,大健康业务实现归属于南京新百的净利润为4.83亿元,占公司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8亿元的比例为71.24%。

对很多百货公司来说,转型不是“正道”,“变形”才是出路。

3、百货公司的“服务”要落到实处

现在大家常用的转型“手法”,如餐饮化、娱乐化、情感化、体验化、移动化、数字化等等。但百货商品似乎并没有实质性改变,价格也是居高不下,再加上服务人员常常变得像“豺狼虎豹”,所以,消费者越来越没兴致逛百货公司。

总的来说,百货公司真的没必要那么多,关掉一些会好点。

(来源:联商网 罗秀玲)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georgina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