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旷

刘旷

公告

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文集

(3)

统计

今日访问:9977

总访问量:44555290

转战B端:360的新焦虑

2020年03月10日

评论数(0)


据说网络净土回归的第一步是“禁止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网络安全服务市场在向好发展。


2020年3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正式实施。文件明确规定:禁止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


消息一出,“明令禁止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的话题迅速登榜微博热搜。人们对于网络安全性的重视和不安由来已久,特别是在当前的疫情时期,以各种形式填报个人信息的情况甚是频繁,不免让人心生顾虑。


细数做网络安全服务方面的公司,大大小小都有上千家,而创立15年的奇虎360(全名“三六零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可算得上是信息安全领域的“元老”之一。以往,当人们说起网络安全服务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的企业还是360,其行业地位不言而喻。如今再去深入了解,才发现今时不同往日,360公司仿佛正在失去它的光环。


360公司最新的财报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95.22亿元,同比增加0.77%;剥去转让奇安信股权所获得的29.86亿元投资收益,其归母净利润仅有21.9亿元,同比减少13.03%。


从财报数据来看,360公司已步入滞缓期,业绩尽显疲软的态势,且市值曾一度缩水高达3000亿元。


15年前,360公司乘着互联网红利应运而生。董事长兼CEO的周鸿袆将其定位于专注提供网络安全及软件服务,并推出“360安全卫士”,该产品仅用一年的时间就超过了瑞星和金山,成为当时国内用户数量最大的安全软件。


当在网络安全领域取得了可观的成效后,360士气大增并迅速孵化出不同类型的软件。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末,360公司旗下拥有360安全卫士、360杀毒、360手机卫士、360手机助手、360搜索、360浏览器、360导航、360智能硬件等多款产品,其中移动端产品的月活用户达到3.5亿,PC端安全产品月活跃用户达5.15亿人,覆盖网民人数的比例高达98.6%,已跻身行业第一阵营。


亮眼的成绩也让360公司顺利完成重组更名并回归国内市场,成为A股上市的第一大互联网安全公司,巅峰时刻市值曾一度触达4538亿元。然而,即刻的高光之后,业绩下滑、转型受阻以及公司高管离职等等问题却纷至沓来。


业绩沉沦


翻看360公司近三年的财务报表,该公司的营收数额在2017年第四季度达到37.84亿元的最高峰,之后便一直在人民币30-35亿元的区间上下浮动,迟迟未能攻破营收40亿元人民币的大关。


360整体营收数字近乎停止增长,也是受营收增速滞缓的影响。


财报数据,在2017年第四季度以及2018年第四季度这两个季度的增速均出现负值的状况,分别为-53.36%、-2.74%;而在截止2019年9月30日的前七个季度里,360公司的营收增速仅在8%左右变动,甚至存在连续负增长的情况。



除此之外,360的净利润和现金流纷纷呈现下降趋势。


净利润方面,360公司2019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1.24亿元,对比上一季度的34.05亿元大幅下滑了67%。其净利润的增速也由2017年第三季度的最高值2114.43%跌落至2019年第三季度的14.80%。


现金流方面,360公司由2018年第四季度的155.96亿元下降至2019年第三季度的105.92亿元,同比减少32%。另外,2019年第三季度期内现金流量净额增长率-26.68%,而去年同期则为1.53%。一般来说,现金流能力的削弱,代表该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能力正转向恶化的态势。


更要命的是,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和现金流等各项业绩指标的衰减,影响了资本对360公司的估值。


根据媒体公开的《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榜单披露,360公司由2019年的第76名掉至2020年的第93名,总市值仅有1590亿元人民币,相较于上市最高市值时的4538亿元已大幅跌去近六成。与阿里巴巴、腾讯相比,360的市值则相差了数10倍。


转型迷途


眼看着业绩如此不尽人意,360开始琢磨着转型破局。周鸿祎曾说:“我特别想做出一两部有创新、有诚意的手机,要不然太遗憾了。”由此,进击手机市场便成为360转型的第一站。


2014 年,360以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8亿元)投资酷派并联手组建合资公司“奇酷”,将原有的奇酷、大神、360手机等品牌统一合称为“360 手机”,主打“安全”“大电池”的卖点。周鸿祎曾放出豪言:“对不起,这次我来给手机圈添堵了”。


可惜好景不长,由于手机市场已接近饱和状态、马太效应凸显,加之360自身的销售渠道较为欠缺且营销力度小,致使360手机的销量由2016年的500万部下滑至2018年的200万部,早早的跌出国内手机前十的队列,现在360手机业务也已被并入IoT业务当中,就此“隐世”。


在手机这条路子走不顺的360,转眼又跳进了另一个坑——直播领域。


彼时直播风头正劲,360乘风而上顺势推出基于360智能摄像头的一个用户分享平台——水滴直播,还接连投资了熊猫直播和花椒直播。


然而,360水滴直播很快被曝涉嫌侵犯被直播人的隐私权,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该产品进行低俗等非法生产及传播。360深陷舆论漩涡,刚有点起色的水滴直播被紧急关停。随后没多久,熊猫直播也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宣告破产。


事实上, 除了手机、直播等业务,不甘心的360也曾涉足网游、教育、云存储领域,甚至与东方明珠、光线传媒等媒体合作,尝试打造互联网影视娱乐类产品,如北京时间、360娱乐等等,可惜都没能溅起大浪花,360的转型行至末路。


干将离场


转型路上屡战屡败,有外部因素的制约,当然更多还是在于内部高管离职的变化动荡所致。


2019年5月份,360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及副总经理石晓虹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及副总经理职务。公开资料披露,石晓虹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与周鸿祎是大学校友,曾一起创办3721网站,任职该网站公司的CTO,而后也随周鸿祎转战雅虎中国,创办360。


石晓虹与360并肩作战多年此番突然辞职,引起了业内人士的热议。


实际上,自360借壳上市以来,前360集团副总裁李亮、COO陈杰、财务负责人姚珏、副总廖清红、高级管理人员尹小山、李旺、张备、许怡然、杨超、张帆、曲冰、谭晓生等人都已纷纷离职。其中,360公司还经历了董事长周鸿祎与总裁齐向东品牌分割的动荡。


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一道理放在企业上也同样适用。


高层人事的变动难免会动摇军心,对360公司未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况且与新同事的磨合也还需要些许时间,而原来的得力助手们都已纷纷散去,如今只剩下周鸿祎一人单枪匹马,是否能够扛起业务转型这面大旗?


转战B端、G端安全领域,360拓展新航道


360公司在尝遍各个领域突围失败的苦水之后,它似乎也开始意识到安全牌才是自己的立身之本。


近些年来,随着消费互联网流量红利的不断消褪,以BAT为代表的消费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军产业互联网,掀起一波实体产业的数字经济转型浪潮。据普华永道报告预测,2025年,产业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市值将会超过20万亿人民币。


面对如此极具诱惑的产业互联领域,360公司也迅速加码。


时下,数据泄露、黑客攻击等问题凸显,互联时代下网络安全的重要程度,尤其是政企网络的安全性不言而喻。鉴于此,360公司于2018年实施“大安全”战略,董事长周鸿祎对其明确为“3+1”,即三个安全大脑和互联网业务。


具体的三个安全大脑分别指向国家、城市以及家庭这三个层面,旨在解决这三个层面相关的安全问题,而互联网业务则是指目前360公司开设的搜索、导航等。


360先是对外发布了“360安全大脑”,综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IoT智能感知、区块链等新技术,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分布式智能安全系统,帮助政企单位或个人在遭受网络攻击时能够快速进行分析研判,并及时落实相应的安全抵御及修复工作。


而后,360还将旗下各项安全产品接入安全大脑,以期从产品中获取动态的安全样本以及相关的安全数据来进一步扩充和更新安全大脑的大数据资源,从而深化该大脑系统的网络安全响应及处置机制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提高360安全卫士等产品的安全防护能力。


官方资料显示,截止2019 年上半年,依托“360 安全大脑”的核心技术及能力,360公司持续对全球重要网络安全事件日均监测网络安全事件超过 150 起。在 PC 端与移动端共拦截钓鱼网站攻击约 404.2 亿次、截获安卓平台新增恶意程序样本约 92 万个、识别和拦截各类骚扰电话约 114.8 亿次。


另外,360公司先后入股了深之度、山石网科、翰思科技等泛安全领域企业。在B端,与统信软件公司联手展开合作,参与建设和维护UOS生态安全体系;中标2.4亿重庆市合川区360网络安全协同创新产业园一期项目;在G端,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天津高新区政府等签订相关合作协议。


关于未来计划,360方面表示:在To B领域,尤其是开展政务网络安全方面的项目比较困难,一家去拿是拿不下来的,由此要通过自建、投资、并购等方式联合起来,才可全力拓展政企安全市场,并表示计划在未来3-5年内培养更多的安全生态企业。


360的根基与底气


进军B端市场,360公司是有备而来。


董事长周鸿祎曾经表示:“今天,中国在大安全领域最有可能把生态打造起来的就是360,我认为非我莫属。360定位技术赋能者,核心技术提供者,也是大数据的提供者,我们是生态的打造者。”


能够说出这般豪言壮语,表明360公司在安全领域是有能力且被外界认可的。


其一,360具备海量数据库,安全漏洞挖掘能力领跑行业,这毋庸置疑。据公开资料披露,360目前所拥有超过180亿的全球最大程序文件样本库,该样本库还在以日900万的数量递增;同时具备总数达22万亿条全球最全程序行为日志库,并以日380亿条的数量递增。


显而易见,如此海量数据不仅有利于其帮助政企第一时间识别潜伏的网络攻击,最大限度降低政企机密被窃取利用的可能性,并且能够提供更具个性化、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方案,促进全面提升政企单位的安全机制水平,为360公司的“大安全”战略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二,360庞大的用户体量,可以保障实时更新数据库。借助庞大的用户体量,360才能够及时采集和保持数据库的动态更新,以便实现自身技术的研发与完善,同时为其开展政企安全业务创造有利条件。


数据机构艾瑞咨询的数据披露,截至2019年9月30日,360公司 PC 安全产品的市场渗透率为 96.63%,平均月活跃用户数平稳保持在 5 亿以上,安全市场持续排名第一;PC 浏览器市场渗透率为 83.12%,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 4.3 亿;移动安全产品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 4.75 亿。


其三,360拥有顶尖安全专家团队,可为科研蓄力。2019MSRC全球最具价值安全精英榜显示,360公司伏尔甘团队(Vulcan Team)的两名成员分别包揽“最具价值安全精英榜”第一名及第二名,成为有史以来获得排名最高的中国人。而在该榜单内,360公司共有 10 名安全专家进入榜单,有7人进入榜单前50名。


与此同时,360的精英队伍为公司实现了专利申请总量破万件、授权专利数量达到4000多件的佳绩,对此,360公司还专门设立了3大安全研究实验室、3大安全平台、11大安全部门,为研发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一定规模的硬件基础配合精英队伍,这让360具有相关领域的研发实力,能够使其在网络安全的核心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大脑方面有所突破。只是,360目前具备的海量用户、强大科研实力仅是踏入B端市场的推力,并不意味着在进攻B端市场的时候能确保万无一失。


2020,依然焦虑


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内,全力押注网络安全领域的企业,360公司可谓是第一个。虽然当前的360在政企领域的网络安全体系已初具雏形,但依然难以保障该公司的未来会畅通无阻。


一来,巨头入局行业竞争激烈,360研发投入仍待加持。互联技术不断成熟,促使各类行业加速成长,网络安全产业同样在此列。根据IDC预测,在未来5年的时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总体支出复合增速预计为25.1%,远高于9.44%的全球水平。如此洼地引得各企业纷纷入局其中也包括了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


2019年,腾讯调整上升了B端安全的战略地位,在智慧政务项目、企业网站检测、APP漏洞扫描、移动开发检测、云安全等领域,不断排兵布阵。根据数据机构i智库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云技术专利分析报告》,腾讯在主机安全、账号安全、数据安全等安全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均远超360公司位居第一。


再者,阿里腾讯这些巨头在研发支出方面年均上百亿元,而360公司年均仅有20亿元左右实在是量小力微。


战略、投研对比下,尽管360拥有研发人员等的技术研发基础,但是假若对应的资金投注不到位,那么将不易开展科研项目,更难以实现360公司在安全领域立于不败之地的目标。


二来,B端市场开发任重而道远。目前,市场及渠道依然是网络安全行业最核心的竞争要素。360董事长周鸿祎曾公开表示,公司进军政企市场的打法是由产品导向、销售导向转变为技术导向、能力导向、实战导向。


简言之便是基于C端的积累,由此叠加满足政企安全服务需求的能力。


虽说360的安全产品在国内市场渗透率高达八成以上,但那仅仅指的是个人用户,360公司B端用户覆盖范围还需扩大。而扩张市场必然会对当前360现金流下滑的状态产生更大的压力,这也意味着360布局安全相比业内同行更加谨慎、步子也会更慢些。


最后,在5G技术落地成为产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之时,车联网、智能电网、智慧城市、军事自组织网络都将构架至5G 网络上,互联网新事物的诞生极易引起黑客的兴趣,若对毫秒级响应、用户位置隐私保护等方面防护不到位便会沦陷甚至瘫痪,从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以上种种问题叠加,可见360公司在5G时代下依然面临重重挑战,形势不容乐观。


写在最后:


常言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所有行业的生存法则。360自诞生以来,一直在移动互联网的路上兜兜转转,现在的它仿佛又回到了最初起家主打安全“标签”的样子,只是,市场环境早已不能同日而语,360要面对的不只是自身的问题还有来自市场的压力。


正如周鸿祎在ISC 2019第七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所说的那样:“网络战是一个敏感词,过去不让提,可我觉得要正视网络战的现实。企业网络安全将面临四大变化:对手变了、对象变了、手段变了、假设变了。”


处于幻化多变市场境况之中的360,未来会如何无人能下定论,只能是360自身去尝试和摸索。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刘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