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社商业设计

微风社商业设计

公告

是一家专业的商业地产全程服务机构,由台湾商业教父之称为的蔡宽民先生投资,多名资深的商业营销、策划人员共同创立。微风社为房地产企业提供商业地产的产品定位、规划设计、营销推广、销售代理、招商招租等业务。

统计

今日访问:352

总访问量:2775825

未来购物中心如何获胜?男性客人更“吃香”?

2014年12月29日

评论数(6)

  如今的消费者,不仅要求购物方便,还希望有更多的休闲、娱乐活动。为了迎合这种“一次性购足,休闲购物”的消费主流,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在身边出现。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购物综合体将在未来一点点取代现在的百货零售等业态。不过,购物中心的前景被普遍看好,并不代表其未来发展能够“一帆风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预计,至2015年,全国购物中心将发展至4000家,零售业面临局部过剩与过度竞争等问题。除此之外,电商行业对其购物功能的冲击依然巨大。

  那么,购物中心在未来需要怎样的变化,才能在竞争中取胜?2020年的购物中心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男性将不再被忽视

  英国购物中心协会委托未来基金会,针对公元2020年购物中心发展趋势做了预测,报告称,男性顾客在未来将会更受“瞩目”。

  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男性似乎总是那个跟在女性后面的人,不是拎包、带孩子,就是为临时为伴侣抓来提供些审美意见。

  不过,这在未来将有所改变。男性购物者比例在未来将会增加,一方面因为男性也会在家庭分担更多的工作:下厨房、照顾小孩等。同时也是因为有更多女生需专心于工作,时间也较难分配。

  也许在未来,更少男性会再抱怨逛街购物的无聊,因为他们不再是女性的陪同者。过去购物中心规划设计皆以女性为主,而未来男性消费者的兴趣及喜好将被考虑在内,包括:电子用品、书藉、音乐、酒品等等男性接受度较高的商品,会变得更多。

  男性,或许将是未来购物中心消费的新增长点。到时,如果你看到满目的男性顾客可不要感到惊奇呀。

  购物将是顺便之举

  近些年来餐饮娱乐化增强的趋势非常明显,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一次公司年会上就曾表示,“中国的购物中心不是卖出来的,而是吃出来的”。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郭戈平会长表示,目前购物中心的变化中突出的特点是购物面积在逐步下降,餐饮和娱乐的面积再提升,从过去传统的比例30%、40%、50%,甚至有的达到60%,购物在下降,娱乐、休闲、餐饮的比例在增加。

  而在未来,休闲娱乐消费包括电影院、休闲健身、游戏厅、儿童乐园等等业态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高。而与生活有关的商品和服务也会被更多的纳入购物中心。包括邮局、银行、小型超市、宠物医院、药店等等。

  未来的购物中心将会变成一个吃穿住行、社交娱乐、购物的共同体,与亲友在购物中心里面聊天休息、交流情感将成为最重要的目的,而购物变成了顺便之举。

  或许,购物中心就是你未来生活的必需品,你和你的家人将能在内找到几乎覆盖所有生活所需的内容。

  更会应对喜新厌旧的消费者

  未来的社会里,购物休闲的方式,也将更讲求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众多业内专家都认为,让更多逛街人群能够“一个商场逛一天”的购物中心,也许就是百货商场的出路之一。而作为现在已有的购物中心来说,未来仍需多元和个性。

  可以说,未来消费者将会更加喜新厌旧,没有忠诚度可言,受到媒体宣传、广告之影响,他们不会对特定的商场忠心不变,所以未来购物中心必须保有创新的能力、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而改变内容、组合与设计等,以迎合消费者的品味。

  1.玩儿出个性

  2020年休闲娱乐的时间比重会增加,相应的,未来的购物中心都会配备餐饮、健身、电影院等休闲娱乐设施。但是这样又变成了“千人一面”,没有特色了,消费者没有理由要选择你而放弃其他的购物中心。因此,必须要给消费者一个选择你的理由,这将是未来竞争的关键点。

  而选择的理由无外乎你比别人更有个性。以电影院为例,都是看影片,你有我也有,都是舒适的观影环境,提供给消费者的都是爆米花、可乐和3D眼镜,完全没有特色可言。未来,私人影院将会更有“人缘”。

  走访北京西单一家独特的私人影院,与传统影院相比,该店更强调顾客多元化、多元素的体验式消费。

  在这家店里,顾客不只可以享受观影乐趣,还可玩游戏、购买音像制品阅读书籍、享用美食,甚至是ktv等多项娱乐活动。“消费者工作累了,购物累了来休息。吃上美食,看看大片。”该会所的总经理吴勇这样定位该影院。

  看到,该店提供的5D电影,与普通的2D电影相比,增加了很多特效,如雨、风、雾等因素,消费者会有更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

  2.买到创意

  未来个人主义将更流行,而人们将更加注重与众不同的体验,更希望自己手中的物品是独一无二的;而如果是大批量、同质化的商品,人们就会被电商这种渠道分流走。因此,目前有一些购物中心已开始把创意性的商品融入。

  比如疯果盒子,它是一个在固定场所天天举行的创意集市。展卖空间采用盒子等零散单元方式出租,你可以随意布置你的盒子,但出售的东西必须是原创的、非量产的设计作品。虽然现在已开设了很多家,但每家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除了“盒子”里面的商品都不一样外,各家的经营模式并不完全一致。像西单的一家,就不收取设计师“盒子租金”,而是从销售处商品中的提成“好玩,街面上比较少见,有创意”,店员这样描述盒子的最大特点。

  一位消费者表示,“最喜欢这里的文艺范儿,小清新,特别喜欢小钱包、小玩具等独特的小东西”。同时她表示,如果盒子里面的商品更新的比较快,因此,她会经常来。有也很多消费者表示,自己是回头客,就是因为创意才来购买。

  更便捷:家门口的购物中心

  某商业地产顾问机构研究中心总监认为,随着城镇面积的快速扩大,交通和便利性将逐渐被消费者纳入时间成本的计算,消费者对社区商业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对消费场所的购物环境和商品品质等方面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社区购物中心的出现刚好迎合了市场的需求。

  社区购物中心是指在城市的区域商业中心建立的、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内的购物中心。商圈半径为5~10公里,有20~40个租赁店,包括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店、专卖店、饮食服务及其他店。

  超市作为主力店,其他服务配套包含干洗店、面包店、烟酒专门店、花店、药店、水果店、美发店、邮局、银行、照片冲印等,是社区商业基本功能的展现,方便本社区及周边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而餐饮和休闲娱乐业态在社区购物中心里的比重越来越大。休闲娱乐也是社区商业后期发展起来的业态,多以美容SPA、推拿按摩和儿童游乐为主,这些年电影院也开始选择社区购物中心开店。

  以香港为例,香港几乎全部为社区型购物中心,占比约为83%;而它们都信奉的一个基本商圈原则就是:20分钟商圈之内的客源要做80%的生意。这一原则被称为香港购物中心的二八原则。

  金融街购物中心营运总监邢军曾说,我大概在1997年的时候听过日本洋华堂在中国第一任总经理说的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当时做华堂的时候有很强的争论,他说远处的美人不如近处的老太太,就是不要盲目追求高端定位,而应该踏踏实实满足区域内消费人群消费需求和消费特点,提供有针对性业态组合、商品结构和服务。远处的美人虽然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是一个月来一、两次,但是近处的老太太可能天天来。

  更科技:购物中心智能化

  2020年科技发展日趋成熟,尤其是Internet、Mobile Phone 及Robot这三大科技之应用,将使购物中心会有很大的变化。

  高速、高率的数据网络与通讯,使得商家与广泛消费者愈来愈紧密,彼此之关系也密切;未来购物中心经由科技的进步,数据管理的发展,使得购物中心变成一个智能型的购物中心。

  阳光新业商业副总裁吴尧认为,实体店要像电商一样,开发和利用好“数字化”工具,充分挖掘和发挥“数据”的价值,实现混业突破。当顾客走进实体店时,营销人员会使用手持终端,为顾客引导消费……实体零售商和购物中心运营商可针对消费者设计开发基于用户(顾客)和商品关联的应用程序,实现定制化购物服务和店内促销向导的作用。

  伴随互联网和移动互联设备的普及,将会有海量的商品数据和用户数据被收集、存贮,用于顾客消费行为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工具,可以将判断结果迅速用于现实的销售和经营管理中。数据效率会直接影响购物的便捷服务程度。

  面对电商迅速扩张的态势,购物中心运营商会更多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购物中心模式进行改造,和跨渠道零售商一起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高度集成的创新驱动,这或许是未来购物中心竞争的核心优势所在。

  购物中心困境突围

  其实,上述购物中心的几种未来可能,也揭示了目前这个业态所面临的困境:遍地都是,千人一面,个性化与体验式服务欠缺。

  购物中心虽然层出不穷,但购物中心品牌雷同的现象却日趋严重,消费者对品牌的审美日渐疲劳,往往逛了一层店面感觉就像只转了一家的感觉。粗略地估算一下,各大购物中心有70%以上的服饰品牌存在同质化现象。另一方面,主题百货+大卖场+专卖店+餐饮店,成了很多购物中心业态组合的万有定律.虽然多业态组合成为了购物中心的生命力所在。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预计,至2015年,全国购物中心将发展至4000家,零售业面临局部过剩与过度竞争等问题。“今年在很多城市,缺乏吸引力的购物中心客流减少甚至商家经营不下去的情况已经出现。”高纬环球亚太地区零售地产服务部董事总经理豪建思表示,“我们认为明年会更加普遍,那么这算是一种供大于求的现象。”

  除此之外,购物中心也同样面临所有零售行业共有的问题:租金、人力成本上升,以及电商的冲击。

  购物中心需要开拓零售创新模式,应对各种挑战,才能突围。而前述中对未来购物中心的想象,或许就是未来的转变方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微风社商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