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零售

零售小思(2)|阿里们不停地“买买买”,实体零售将何去何从

2018年01月23日

评论数(0)

联商专栏:从传统零售商被唱衰,到现在成了一块诱人的蛋糕,传统零售企业经历了冰火两重天。自从线上企业迈出收购参股传统零售商的步伐,线上对线下的觊觎之心已是昭然若揭。在这一大波收购参股潮中,阿里、腾讯、京东这些线上巨头们都榜上有名,据一项数据统计,阿里大约花了500多亿控股了市值2000多亿的诸多公司,腾讯入股永辉花了43亿。可以想见的未来,会有更多的并购、参股发生,巨头们的零售版图将进一步扩大,巨头们的野心也不会止步于此。

为什么阿里要花这么多钱“买买买”,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企业会陆续跟进,为什么线下零售商一瞬间又成了必抢之地?雾里看花似的分析,时而清晰,时而又令人摸不到头脑。在这一大波并购、参股潮中,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探究。

《哈佛商业评论》近期的一篇文章解开了迷团,令人眼前一亮。这篇文章的解读,可以解释当下的热门现象。

文章首先提出了一个概念,即枢纽经济。阿里、腾讯早已是行业的数字巨头。阿里利用旗下的平台,收集了大量用户信息、消费数据。刚刚发生的支付宝账单事件还记忆犹新,支付宝利用消费者晒年度账单的契机,设计了一个不太明显的勾选选项,这个选项默认消费者同意《芝麻服务协议》,这意味着消费者的一部分数据要被获取与使用。这当然引起了轩然大波,事件最终以支付宝道歉而终结。

这一事件的交点在于数据,支付宝希望能引渡一些数据,消费者不同意把数据用以他用,双方立场截然不同,争执的焦点进一步凸显了数据的重要性。而阿里作为数字巨头,早就撑握了大量数据,这成为规模效益的重要支柱。

腾讯的微信也已成为一个超级APP,截止20179月,微信的日使用人群已超过9亿,日发送消息380亿条。微信成为重要的社交软件,当然人们在使用的同时,也要交出一些数据,这些数据让腾讯可以成为众多服务的入口,潜在的价值无法估量。

阿里、腾讯无疑都是枢纽企业,他们是超级数字巨头,他们在创造价值的同时,还期待创造更大的效益。

数据之所以成为这场史无前例竞争中争夺的重要资源,是因为枢纽企业的竞争方式不同于传统企业。枢纽企业利用自身本身就具有的优势,尽量地拓展相邻领域的版图,成为“某一个经济领域的重度连接中心”,这可以让枢纽企业建立起更为关键的优势,而利用这个优势,强者愈强,枢纽企业的重要性一再地显现出来。

枢纽企业建立优势、巩固优势的关键是要获取更多的数据,成为更大的数字巨头。写到这里,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阿里、腾讯要花大价钱入主实体零售,这可能不会成为全部原因,但会是主要原因。

现在枢纽企业不断吸收渗透实体零售,成为零售板块的重要连接中心,阿里捷足先登,掌握了较多的领地,也有较大的话语权。阿里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腾讯也不甘势弱,今年可能还会有大波的实体零售企业被入住、被参股。

份额之争是表象,后面是起决定作用的是数字之争。谁拥有有价值的有效的数据多,谁就有可能成为这一领域的枢纽企业,谁就撑握了竞争的话语权,谁就可能抢占更多的份额。支撑这个逻辑的表象就是超级数字巨头们在不断地“买买买”,看似是花钱如流水,其实是用金钱换时间,因为只有抢得先机,才会拔得头筹。

传统零售商在这波“购企”潮中,究竟要何去何从,是坐以待买,或是被枢纽企业挤到无路可走?

重新理解竞争的方式

传统企业的竞争大多在商品与服务层面,谁的成本低、谁的效率高,谁就有可能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传统模式的竞争大多是基于零售本质的竞争。商品与服务成为竞争的利器,商品与服务成为无可争议的基础,这个基础就像大楼的地基,任何企业都不应漠视这个事实。但随着枢纽企业的加入,虽然没有改变零售的本质,却把竞争引入了一个更高的量级。原来的竞争像是用腿走路,但现在竞争就如登上了飞行器,速度与规模都远超原来的模式。

枢纽企业把竞争量级提高到了更高的级别,枢纽企业具有庞大的网络资产,这可帮助他们建立更大的版图。线下企业仍在跑马圈地,线上企业像如来的手掌,轻轻一挥就所向披靡。线上企业迅速聚集起行业资源,并占领一个领域。

枢纽企业经过迅速扩张,渐渐显出规模效益,这进一步压缩了传统企业的独立生存空间。在庞然大物的枢纽企业面前,独立生存的传统企业更加弱小和难以为继。传统企业的优势也渐渐失去,相比较这些庞然大物,传统零售商既无价格优势,也无商品优势,服务、体验的优势也在弱化。如果再像之前的竞争方式,举起价格的大旗,试图用短平快的方式快速获取市场份额,这种方式显然太过粗暴和极端。

行业竞争出现了量级的分层,渐渐显现出了金字塔状,塔尖成为枢纽企业的领地,一些传统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被招至枢纽企业的麾下,与枢纽企业成为近亲关系,塔尖的企业占有了大量的行业资源与领域资源,他们也拥有较大市场份额,处于底端的传统零售商,一方面面临资源匮乏,另一方面还要面对市场被挤压的困境。枢纽企业的出现,让行业竞争出现了清晰的分层。

更大的竞争还在于,枢纽企业掌握了供应链的话语权。因为枢纽企业庞大的市场份额,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其可以获得最优的采购链条、采购渠道,进而得到 “更美丽”的价格。

这些都令传统企业望尘莫及。

积累优势

枢纽企业在跑马圈地的同时,也同为竞争对手。在这波“圈地”潮中,阿里、腾讯、京东都在抓紧布局,去年下半年因为腾讯的加入,让这场圈地运动更加热闹,并逐步推向白热化的争夺。

传统零售商是等待,还是立足本身迅速积累优势?显然后者更为主动。枢纽企业的圈地运动,对收什么样的企业是有考量的,并不是任意一家零售商都可以随便一收,那些更具价值的零售商显然更有市场。阿里参股大润发后,腾讯“顺势”参股了永辉,可见,枢纽企业渗透的零售商越来越具有市场价值,这几乎波及了传统零售商的前端企业,剩余的零售商需要自寻出路。

在强大的枢纽企业阴影之下,其他传统零售商需要找到枢纽企业未涉及到的市场缝隙,找到他们做得不好或者较弱的地方,从而建立自己的优势。前期行业一致认为,传统零售商的优势在于体验,但近年可发现,线上企业也是极尽所能地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体验。现在在线上购物,除了送货方便,退货也极为方便——相比较线下,线上的退货更为人性化,像京东只要提交退货申请,就可以等待预约上门取货,不费周折就可以把商品退回。

在线上企业强大的优势面前,传统零售商需要重构价值,找到价值的核心,这个核心应是传统零售商的业务核心,让其可以重塑价值,重建消费者信心。但这个核心不应是与枢纽企业重合的部分,与枢纽企业直面竞争,相当于拿鸡蛋碰石头,传统零售商要把自己变成石头。永辉的超级物种在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为了保护创新,每个物种都申请了知识产权,永辉手中的“石头”更具竞争力。

当然传统零售商也可以把自己打造成枢纽企业,通过投资、并购,建立竞争联盟,提升竞争力,但有一个前提必须要资金充裕,如果资金不足,这条路将无法走通。传统零售商也可以联合起来,通过建立优势供应链、联合采购,提高自身的价值。这些无非是让自己更强大,更具有优势

创新仍是法宝,创新让传统零售商更具有前瞻性,也具有超前眼光。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不光需要挖掘,还需要引领。在创新的带动下,传统零售商与消费者的关系将更为契合与密切,从现在到将来,只有紧紧抓住消费者才可能不被挤出市场之外。

最近的一条消息曝出,淘宝正在招幕60岁以上的老年人士,测试手淘的各项功能,银发顾客群向来是线上的边缘人群,这部分顾客更忠情于线下,如果这部分顾客转移到线上,这对传统零售商则是一个雪上加霜的坏消息。

线上枢纽企业大肆收割线下,百货店、超市成为首当其冲的业态,购物中心也紧跟其后。实体零售正在被渗透收割,但有一个线下业态至今还未出现大面积收割的现象,这个业态就是便利店。不知是枢纽企业未把便利店列入计划,还是便利店目前发展太过强劲,根本不需要引入枢纽企业作为背书,预计可能后者的因素更为多一些。从便利店的发展轨迹里,实体零售商在维持竞争力方面可以找到借鉴点:

一是对核心业务重新思考与定位。实体零售商经过由青涩到成熟的发展,对核心业务的驾驭早就轻车熟路,越熟悉就越容易屏蔽掉新信息、新思考。当前实体零售商需要对核心业务重新定义与思考,找到真正的核心竞争点。像当前的便利店把“小而美”发展到极致,“便利”是便利店与电商竞争最用力的武器。

二是找到新的收益来源。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诉求都在变化,实体零售商如果还按之前的商业模式构建自己的盈利点,显然太过守旧。新形式下,如何把新的盈利点与消费者的诉求结合起来,这应成为实体零售商首要思考的问题。现在便利店像是哆啦A梦的口袋,总能拿出让消费者感兴趣的东西,在便利店喝杯咖啡、解决一餐饭、缴纳费用、买休闲小吃……这已经成了让消费者习以为常的事,便利店与消费者的生活紧密相依。

三是找到市场缝隙。现在的消费市场并不是一堵密不透风的墙,毫无缝隙可钻。总有一些领域枢纽企业无法企及,迅速地找到那些有成长力的缝隙,快速成长。

正在修改这篇文章的时候,曝出步步高停牌的消息,这当然会引起诸多的猜想与预测,但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步步高将会成为某家枢纽企业的联盟。枢纽企业在持续扩大地盘,这应引起实体零售商的警惕,因为竞争会越来越紧迫,机会也将越来越稀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柳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