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零售

互联网+带来的改变(53/104)

2015年08月04日

评论数(1)

互联网+来袭,不管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我们的生活总归是被改变了。在这股互联风潮下,不仅仅是生活,还有行业,所波及之处都带来了振动。在这样的振动中,也引发了许多思考:互联网+带来了什么,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究竟给实体零售业带来了哪些改变。

对于这样的改变,我们无法拒绝,更不能抗拒。柏格森在《创造之心》中说,变化是万物之规律。

规律不可逆转,在这股互联网+的风潮下,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思想的改变

如果无视这股互联网力量,就有可能再做井底之蛙。几年前,不懂任何有关互联网的技术、营销、应用还能生存下去,但现在,如果不懂不实践,就有可能被淘汰。一个品牌经理说,他们公司的消费者活动、奖励都是通过微信端口实现,这样一是可以避免促销员虚报瞒报,二是能保留第一手的客户资料。这在几年前几乎不可想象,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活动操作和下沉。

互联网+来势凶猛,之前的无视到如今的不得不面对。如果之前说,任何一个品牌不依靠实体店就想生存下去,那是天方夜谭,实体店是品牌销售唯一路径。而如今,有许多品牌可以不走实体店的渠道,如小米手机、淘品牌韩都衣舍等,他们在网络上照样可以风生水起,把品牌做大做强。实体店也不得不接受不再是唯一渠道的现实。与实体店竞争的是看不见的千千万万个依托于网络生存的店铺,不再是家门口的那家摸得着的门店。

新技术新方式的兴起,一度让人眼花缭乱,但里面却暗藏商机。一味拒绝只能表示,在这个新时代里,你的思维还未转换到互联频道。勇于尝试,敢于尝试,这是互联时代的标签。当微信刚刚兴起的时候,不是所有人都看好它,因为作为聊天工具,它与同门兄弟QQ毕竟有太多相同之处,但是它还是成为了即时通讯的明星。许多零售商都借着微信的强大推销展示自己,公众号的关注者都达六位数以上。当然,还有更多的零售商不屑用这种方式推销自己。

思想的转变是一切变化的根本,不转变思想,老酒就算装了新瓶,改变的是外观,实质还是那老酒。

消费者的改变

原来,消费者的选择单一且单纯,要么是这家实体店,要么是那家实体店,所以零售商也紧盯着附近的竞争店,而现在消费者的选择如一张看不见的网,四通八达,远在千里之外的店铺都有可能分去商圈之内消费者的购买份额。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现在,就餐前,团一张餐券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光是就餐,旅游、健身,都可以先团券,再使用。如果现金不方便,除了刷银行卡,还可以用支付宝、微信,多种付款方式可供选择。在某些地方,在特定的日子使用支付宝还能享受优惠。

2014年,中国网民数达到6.32亿,互联网的普及率为46.9%,而在2012年手机网民首超PC网民,这一系列的数据表明消费者在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而移动互联也正以迅猛的速度快速占领消费者的时间。消费者快速地融合到这股互联风潮中,作为零售者,如果你懂得还不如消费者多,如果你提供的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多的需求,那就可能被消费者抛弃,被这个热浪滚滚的时代遗弃。

经营模式的转变

近期,关店潮一波波来袭,不管承不承认,关店的数据逐年增加这是不争的事实,在此情势下,逼迫着实体零售商进行转变,迎合这个多变的市场。对经营模式的探索,才显得更为紧迫。

如何转变经营方式,迎合消费者多变的需求,站在顾客的立场引导消费,这在当下是一个重要课题。不管做什么的探索与改变,重要的是不要忘了消费者的需求才是最终的目标。

沃尔玛、步步高、银泰、大润发等零售商纷纷建立了电商平台,用各种方式参与到当前的互联风潮中;有的积极寻找新的业态模式,如家乐福开起了便利店;还有的多业态联合,跨界风盛行。这些都在表明,零售商要不停的变化,不停地尝试,率先找到适合发展的路径。

营销方式的转变

原来零售商的宣传方式是海报打天下,店内活动的告知要么通过现场的POP,要么通过DM宣传,仅此而己。而现在,有太多的渠道可供选择,有太多的方式任你挑选,但是过多的选择也顺便产生了一个问题:选择哪种方式,为什么选择?如果没有精准的研究,恐怕也是乱麻一团。

原来大型活动的广告投放到传统媒体,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现在,传统媒体只是选择之一,而且肯定不会是最好的选择。

原来不管是文案还是广告文,取一个循规蹈矩的题目,只要内容优胜就能获得青睐,而现在,如果题目没有一个一下打动人心的字眼,就算再好的内容,恐怕也不会得到较好的传播。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时间被切割成了一个个碎片,在零零星星的碎片里,如何争取到他们宝贵的时间,这是当下营销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

马云说,“阿里巴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就算阿里巴巴市值千亿美元的公司,也在不停地转变。顺势而为,保持变化就是保持优势。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柳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