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玉商业预报

林尚玉

公告

「联商网」COO、「长亭外」亭主、「星巴克中杯事件」当事人


尚玉博览联商,遍访中国零售优秀企业与高管,每周一次行业重要事件看法与趋势预说。


以顾客为中心,融合国际、国内、业态、城市、顾客,和你一起关注零售财富流动、从业者心力沉浮。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715

总访问量:25655110

商场、社会、消费者是三角恋关系

2012年07月20日

评论数(0)

  16日的联商网资讯,有两则消息正是两个极端,却殊途同归:商场作为公共场所,越来越集中体现社会问题,并对企业管理、营销等提出更高要求。一则富,鄂尔多斯一男子在北京花1500万买104颗钻石,**钻石商场声称绝非炒作;二则穷,外来务工人员李某抢劫上海一便利店未遂,饿不可挡,拿了一根玉米,后自首。两处商家,折射出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消费多样化、便利店防损、商场促销等问题。

  一次性在某商场消费一千多万元,还特地加上鄂尔多斯籍、款项由建行柜台打入财务总监账号、商家出具收据等。听上去很炫,实际上肤浅之极,这一定是炒作,很好笑。想起近日所见三事:南宋御街北口,一辆敞篷法拉利上放着一堆衣服,青年人喊,“20元一件,20元一件,清仓大处理。”众人围观,买的不在少数。另一次,钱塘江南岸,夫妻开宝马X6来,丈夫垂钓;妻子搬出个小电视桌,卖起了五彩斑斓的手机套。近年常见诸报端的,不少房地产商自己在那里喊,“温州炒房团来了,一下子又要了二十几套房”。

  它们的架势和陈列严重超过实际所需和成本分摊。基本不符合商业常识和运营逻辑的噱头,常能吸引眼球,虽然经不起推敲。在商场一次性下单1500万元买104颗钻石这种事,以低价著称的钻石连锁卖场内,这种顾客大约只有三种:第一种,假销售,托儿,周转一下而已,一转身再退货,同时向媒体投放软文;第二种,暴发户,就是可以把钻石拿回去让孩子打弹珠的家庭;第三种,生意人,那钻石商场就涉嫌出卖大客户隐私了——用以向媒体证明的购销协议照片等。

  真正的富豪级品质用户,应该舍得花一千万买十颗乃至一颗钻石,令普通人绝望,但却是那个阶层的独有品味。我猜想,看到相关消费新闻的顾客,70%无动于衷,5%打算买钻石的北京用户可能会去看看,还有极个别人会因此反感;在这个喧嚣的世界,它似乎不失为一种有效推广方式。这真是令人沮丧,创意广告和营销的土壤和推广渠道有限,充斥商场及媒体、消费者互动的,多是一些猎艳取巧的动作。

  再看上海便利店抢劫案,则令人唏嘘不已。24小时便利店的公司员工人身、财务安全,是该行业重要隐患。几个在深圳关外创立便利店连锁的企业家朋友曾告诉我,他们早年门店曾在深夜被几次砸店,他就端把凳子在门口留守等。而在一部由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电影中,他作为美国杀手来到巴黎,喜欢上了便利药店的一位美丽、善良的女性聋哑店员,变得开始正视生命价值,心开始柔软。

  而这个劫案,实际上,犯罪嫌疑人是穷怕了饿极了,一时糊涂而恶从胆生。而店员被架在脖子上的菜刀吓坏了,喊“我们也是打工的,钱早就交了”。嫌弃人见实在无钱,看到热腾腾的玉米,就问,“我可以拿一根玉米吗?”这两句话,道尽了个中苦涩真情。

  一家便利店公司,它的店员把自己跟老板的关系在心里划得泾渭分明;老板和管理者把自己的员工致于危险之下,至少是缺乏足够保护和事后抚慰的。这是有问题的。遇持刀劫匪,固然不提倡员工如救火般冒险冲入,却也需要更好的企业财产观和企业归属感。劫匪李某初犯,其背后缘由拷问沪上城市就业、救助等配套设施。

  由此可见,包括便利店在内的所有零售业,根本的防损任务甚至不在企业内部,而是这个城市的包容性,市民及外来人员安居乐业程度。

  消费者、商家、社会,其实是一个玻璃三角,互相影响、折射造像、促进。一个更好的零售业,有待于更加完善的社会就业体系,而消费者的期许与实践又是行业与社会的重要推动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林尚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