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尚行业财经

仪美尚

公告

仪美尚是全球美妆时尚消费品产业服务平台,起源于2010年创建的淘美妆商友会,累计超10万家会员企业包括零售商、品牌、红人、服务商、工厂等生态角色,平台旗下APP、小程序、媒体矩阵、美尚博览会、全球美尚峰会,累计覆盖超100万美尚产业从业者。

统计

今日访问:693

总访问量:112320

斥180亿!宝洁再“瘦身”

2023年12月08日

评论数(0)

营收增速放缓之后,日化巨头宝洁开启了新一轮“自救”。

近日,宝洁集团发布声明称,公司计划拨备(指进行财政预算时,估计投资出现亏损时所预留的准备资金)20亿至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9.3亿元),用于部分业务的重组及减值。其中的10亿至15亿美元将用于集团部分业务重组;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02亿元)则用于Gillette吉列品牌的税前非现金减损支出。

在业内人士看来,重组和减值,都是宝洁的“瘦身”计划,“这两年宝洁的业绩增长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涨价,实际出货量却在下降。精简掉不赚钱的或者是有风险的业务,聚焦于盈利业务,这是不少集团常用的方案。”

或是受该消息影响,截至今日(12月6日)收盘,宝洁股价下跌3.49%,总市值为3459亿美元。

图源宝洁中国官方微博

宝洁“二救”吉列

共计拨备667亿元


根据声明,宝洁此番两大动作或都出自于“经济考虑”。

具体来说,其进行业务重组是为了应对“具有挑战性的宏观经济和财政状况”,该计划将主要在包括阿根廷和尼日利亚市场执行。公开报道称,宝洁打算剥离阿根廷的织物和家庭护理业务,同时将尼日利亚变成一个纯进口市场。这一重组计划成本预计税后在10亿至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71亿元至107.58亿元)之间。

宝洁2023财年(2033年7月—2023年6月)年报显示,期内,宝洁在各个区域净销售额均实现增长,但阿根廷和尼日利亚所属的拉丁美洲及印度、中东和非洲区域分别增长7%、5%,是集团旗下增速最慢的两大区域。

另一方面,由于旗下品牌吉列贴现率(指票据持有人在票据未到期时,为获取现款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较高,导致吉列无限期无形资产的估计公允价值减少。因此,宝洁将对收购吉列公司时获得的无形资产,计提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24亿元)的非现金减值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吉列为宝洁在2005年收购的男士理容品牌。当年,吉列已成为全球剃刀及刀片领域市占率最高的企业,宝洁以570亿美元将其并购后,前者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企业。借助吉列铺开的全球市场,宝洁快速打入了包括印度在内的很多新兴市场。而彼时尚属吉列子公司的南孚电池,以及吉列、欧乐b、博朗、金霸王、锋速3五大品牌,也一并归入宝洁集团。

图源吉列官方微博

加入宝洁后,吉列保持了良性且健康的发展态势,多次入选“世界品牌500强”,在2019年时跻身TOP37。即便到2022年,吉列仍然位居“世界品牌500强”中的第94位。

从渠道上来说,早在被宝洁收购前,吉列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如今,其天猫旗舰店已有189万粉丝,销量最好的男士剃须刀已售出20万件。目前,吉列产品已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

但品牌的高价值,难掩其在部分市场的疲软。比如,早在2019年,宝洁就曾为吉列拨备80亿美元,宝洁首席财务官Andre Schulten表示,这与吉列在阿根廷和尼日利亚的经营困难有关。这也就意味着,如若此次拨备顺利完成,宝洁共计为吉列拨备了9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7亿元)。

对市场而言,宝洁此番再度针对吉列出手显得有些突然,在今年11月份的第六届进口品博览会上,吉列还携新品亮相。彼时,宝洁大中华区男士理容事业部总裁,以及宝洁大中华区产品与供应链部质量总监等,纷纷表达了集团对于吉列的期许。

而在减值声明中,宝洁也特别强调,吉列的基础性业务依然强劲,“但未来业务或宏观经济环境的不利变化,可能会引发进一步的减值准备。”

业绩承压

宝洁数度“瘦身”


实际上,仅在今年下半年,宝洁就开始了不止一轮“瘦身计划”。10月,有消息称,宝洁正在考虑出售沙宣中国区的全部或部分股权,集团对该交易估值约为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72亿元)。

虽然Andre Schulten将此举归咎于“中国市场仍在萎缩的环境中”,并且“不指望中国的复苏会很快到来”。但归根结底,或许还是由于宝洁自身业绩受挫。

宝洁发布的2023财年显示,期内,宝洁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录得8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881亿元),即将突破6000亿大关。但财报也显示,其增长背后的首要原因是涨价。近年来,宝洁陆续对旗下各个业务版块进行涨价。据公开报道,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宝洁旗下所有产品价格平均涨幅约为8%。

在2023财年,涨价为宝洁贡献了9%的增长,同期出货量却下降了3%。同时,宝洁增速也开始放缓,净销售额增长幅度为五年来最低值。

若将时间线再拉长来看,宝洁的发展过程中,每当业绩承压,都曾出现过更大规模的缩减计划,如2014年,宝洁通过出售、停产以及自然淘汰的方式剥离了旗下90—100个非核心品牌;2017年,宝洁再度砍掉100个品牌。

与上述两次精简相比,宝洁此次的重组及减值计划似乎有些“不值一提”,但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却并非如此。

“之前被精简的都是不赚钱的品牌,剥离之后反而能让宝洁业务更加聚焦,但是吉列称得上宝洁的核心品牌之一,其销售额能占宝洁整体销售额的8%。”因此,在他看来,减值吉列,对宝洁来说就算不是“伤筋动骨”,至少也要“出血”,“按照宝洁说的,如果后续还要继续减值,那对集团的影响可能就更大了。”

END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仪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