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跃龙

闫跃龙

公告

在通信知名媒体工作超过6 年,担任总编;在京东工作超过5 年,
对互联网、通信、IT 等行业有深入了解和独特观点。擅长撰写深度文章、评论文章,文章不
仅传递观点,而且还能让读者获益。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3674

总访问量:12570532

华为企业业务二次转型,做数字化的黑土地,5年成为华为顶梁柱!

2018年01月05日

评论数(0)

2017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无比汹涌,这让华为企业业务能弯道超车成为赢家。

同样是在这一年,华为企业BG在内外部的机遇和挑战下,再次主动求变,二次转型,确立了更高的目标:做“平台的平台”,5年内成为华为的业务顶梁柱!

华为新愿景与华为企业业务的新目标

在2017年底,任正非的一个内部讲话,透露出了华为公司的新愿景。在这次讲话中,任正非提出,“华为立志: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此前,华为的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现在则是“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同时,任正非的讲话也理清了内部几个业务集团的目标,即“带入每个人的就是今天和以后的公众网、智能终端,带入每个家庭的就是今天和以后的家庭网络,带入每个组织的就是企业网络和各种云。”

对于华为企业BG来说,担负的就是将数字世界带入每个组织,可见地位重大。在华为轮值CEO胡厚崑的新年献词中,更是直接对华为企业业务提出了宏大的目标:“企业业务要持续中高速增长,确保在5年内成为公司的业务顶梁柱。”

这意味着,相比运营商业务所面临的市场波动,以及消费者业务的增速放缓,华为将中高速的增长重心放在企业业务上。或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业务在2017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从华为企业BG发给内部同事的新年献词中,可以看到:在中国市场,企业网络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市场份额第一,安平业务快速突破24个省70余个项目,在海外新突破了100多家重点客户。在2017年,华为企业业务全球合作伙伴收入增长66%,全球性总代收入增长高达62%等等。

云、数据中心网络、存储,多媒体应急通信,大数据、物联网等多项产品与方案进入领导者行列。如华为EC-IOT产品综合能力位居全球第一,华为云政务解决方案位居中国市场第一,华为云FusionInsight大数据解决方案位居中国市场第一,华为交换机和企业网路由器产品位居中国市场第一……

在胡厚崑的新年献词中,也特别提到:“目前,197家世界500强企业,45家世界100强企业选择华为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伙伴。企业业务正呈现出喷薄欲出的活力与潜能。”

实际上,华为企业BG在最近三年里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平均增长率达到了45%。这是华为企业业务被公司寄予厚望,即五年内成为华为的业务顶梁柱的原因所在。

从卖盒子到做平台,一切源于2014年的转型

一切都源于2014年的转型。

华为企业BG成立于2011年,在刚开始的三年,主要是在卖“盒子”(硬件)。彼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还在讨论“该不该做”的阶段,用于ICT支撑的预算很少,这让华为企业业务刚一出生就面临巨大的挑战。

2014年3月,阎力大出任华为企业BG总裁,深刻感受到了形势的紧迫性,痛下决心进行转型,在当年10月召开干部大会,正式从卖盒子向做平台进行转型,转型做“业务驱动的ICT基础架构”,“平台+生态”双轮驱动的战略逐渐清晰了起来。

华为企业业务的高速增长就此拉开序幕,在2017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上,阎力大如此总结,“自华为企业业务成立6年以来,业绩增长情况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前3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8%,最近3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45%。2016年,来自于全球合作伙伴贡献的收入占比已经提升到76%。”

如果对比一下华为和业界其他公司的表现,更可见一斑。惠普企业业务在2017财年,营收为289亿美元,比上一财年下滑4.7%;净利润为4亿美元,比上一财年下滑86.5%,不及分析师预期;思科2018财年第一财季净利润为2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仅增长3%;净营收为12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2%;IBM最新第三季度营收为191.53亿美元,连续第22个季度出现下滑;净利润也比去年同期下降4%。

我想,华为企业业务一定在暗自庆幸,幸亏及早进行了转型,否则如果继续卖盒子的话,也许会重蹈惠普企业业务、思科、IBM这些国际巨头们的覆辙。

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情况来看,因为非常复杂,也需要客户、平台和生态伙伴们的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具体来说,这是一个“铁三角”,客户对行业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华为作为联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ICT平台进行支撑,生态伙伴则擅长行业应用,三者共同努力,走“平台+生态”之路,才能实现数字化的成功转型。

“智慧龙岗”项目在这方面就体现得淋漓尽致,龙岗是深圳最大的区,“智慧龙岗”是将龙岗区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项目。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书记和区长挂帅的领导小组,还专门设立了“区数据统筹办公室”进行数据标准的建立和内部的打通;华为负责整个“智慧龙岗”的顶层设计、ICT基础架构设计,提供了“一云二网三平台”的整体架构,扮演平台作用;应用开发商根据政务、警务、教育、医疗等等各个不同的子项目的需求开发业务应用。

正是在龙岗区政府、华为、生态伙伴组成的“铁三角”共同作用下,“智慧龙岗”项目才能成功。现在的龙岗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办理各种业务,同时线下服务大厅实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工协办,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民众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2017年再转型,做“平台的平台”,成为黑土地

“平台+生态”的转型,让华为企业业务抓住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实现了连续三年的高速增长。

在2017年,阎力大又有了一个新的提法:“华为要做平台的平台,做行业平台下面一层数字化平台。”他认为,未来的企业要么转型成为一个平台,要么成为平台的一部分,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很多行业的领军企业利用自己累积的深厚经验和专业能力,结合数字化技术,成为平台型企业,并把平台共享到行业内外——这是明显的趋势。

换句话说,当客户要么成为平台,要么成为平台的一部分的时候,华为要做的,是成为支撑平台的平台,成为土壤。让产品适配各种场景,平台技术领先,把简单留给客户,把复杂留给自己。就像BAT致力于成为互联网的水电煤等基础设施,华为企业业务的目标是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水电煤,成为催生企业迈入数字化世界的土壤。

所以,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都曾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中指出,华为确实是无处不在,原来大家都讲BAT,后面要加一个H,变成BATH!更重要的是,华为的这个土壤具有独特性。首先,它是“黑土地”,是具有“端-管-云”协同的全堆栈能力,具有最强的肥力。这是因为数字化转型仅靠一个方面的技术不能完成,它一定是系统工程。例如,云的价值不能只靠云来实现,云依赖于端产生的大量数据,端和云之间还需要网的连接。

其次,这个土壤还是“生态的土壤”。正如任正非的内部讲话中所说,“我们实质是通过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一块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黑土地’,这块‘黑土地’上可以种玉米、大豆、高粱、花生、土豆……。是让各个伙伴的内容、应用、云在上面生长,形成共同的力量面向客户。”华为已在苏州、慕尼黑、墨西哥城、新加坡、迪拜、约翰内斯堡、曼谷、开罗等地建设开放了面向企业市场的九大OpenLab,这些 OpenLab 成为华为与客户、合作伙伴的联合创新、开发、验证以及体验的中心,助力客户应对数字化转型大潮,并支撑本地 ICT行业生态发展。

所以,回过头来看华为企业业务的成长轨迹,看着是做了两次转型,但其实逻辑是相通的。“平台的平台”就是“平台+生态”中的“平台”的演进,而无论是“平台的平台”还是“平台+生态”,也都是2012年BG成立时提出的“被集成”战略的坚持和演进。

正是有了这两次演进,让华为的客户迅速扩展,全球财富500强中有197家,世界100强中有45家企业选择华为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伙伴。这些企业从国内的中国石化、太平洋保险、中国工商银行,到国外的英特尔、索尼、标致雪铁龙、霍尼韦尔等等。

有意思的是,华为的“平台的平台”战略让客户、华为和生态伙伴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GE既是华为的客户,又是华为的合作伙伴。GE在转型为平台,面向航空和制造行业提供Predix工业云平台,华为和GE合作,帮助迅达电梯部署了工业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进行数字化转型。现在,迅达可以实现集中联接和管理全球数百万部电梯,减少了对物理检查的需求,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设备维护。

2017年4月24日,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华为携手GE数字集团联合发布基于工业云的工业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

在AI、物联网大行其道的当下世界,企业向数字化转型,已经不再是选择题,变成了生存发展的必需。数字化技术也不再是单纯的支撑系统,而是变成了生产系统,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后,企业也将能跨入更大的空间,探索更多新的盈利机会,进化为新物种。

正如华为的新愿景所说,每一个组织将来都将进入到数字世界,并进化到智能世界,华为企业业务就是在这其中扮演一个桥梁。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演进中,华为企业业务也将强化“平台的平台”,成为数字世界、智能世界的基础设施,成为支撑华为走向未来的顶梁柱!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闫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