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刚@互联网江湖

刘志刚TMT

公告

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订阅号,互联网江湖,微信号13124791216.

文集

财经(49)

统计

今日访问:1760

总访问量:9472697

把自己送至舆论风口?爱奇艺最缺的不是盈利,而是敬畏

2020年06月06日

评论数(0)


文:互联网江湖,作者:刘志刚

最近,#爱奇艺超前点播庆余年被判违法#微博话题登上热搜,在引起了不少讨论后热度不降,又因为与之产生的隐私问题而引发热议。

作为原告的吴声威律师爆料称,爱奇艺在庭审中把近百页个人观影记录拿出来了,感觉隐私被侵犯的很严重,认为这是一个毫无安全感的app,随时被视奸。爱奇艺方面也对此进行了回应,本次诉讼中提交的信息,也是基于根据法律法规和诉讼需要,仅向法庭提供,便于法官更好地了解事实。

在信息时代,数据的安全性一直都是人们重视的问题,大数据时代人们的各项数据都掌握在平台手中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然而,当自己看到平台把收集到的自己的观影记录全部拿出来,吴声威律师的不满情绪也让激发了不少人的"不安全感",爱奇艺因此而备受争议或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从招聘地域歧视到庭审公布隐私: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

诉讼本身是否真的需要提供,作为外人不便妄自猜测。但对于大众而言,在信息社会数据和信息一直都是一个敏感话题。

每个人都有个人生活秘密权的。换句话说,即便知道平台知道自己,但是保护好主观上其实也无伤大雅,信息安全性也是平台最基本的责任。在获取个人信息的同时,就有保护个人信息的义务。如果是不可抗力,例如黑客,倒也情有可原。但如果平台想要公布,即便在法庭上,是不是也应该经得当事人的同意吧?

据新浪科技报道,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律师、知名法律博主邓学平表示,"这些观影记录,属于个人信息。不论是根据《网络安全法》,还是根据最新的《民法典》,未经授权和许可均不得非法使用。爱奇艺擅自将之用作诉讼,侵犯了原告的个人信息,构成新的侵权。"

从这个维度来看,爱奇艺让吴声威律师以及很多舆论方面的不满也是情理之中的,会给人一种缺乏信息敬畏心的感觉。事实上,在此之前爱奇艺也有过让人感到缺乏敬畏心得事情发生。

此前,爱奇艺一封内部邮件流出,一句"今后河南人尽量先过滤掉"这样的话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虽说这起事件已经过去了许久了,平台后来给出解决措施,也发表道歉声明并表态绝没有地域歧视之类的文化,责任人也开除了。但是笔者作为一名河南人看来,爱奇艺作为国内知名的大公司却发生地域歧视的事情,这对于河南人带来的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也是那时候卸载了爱奇艺,以至于此次在法庭公布吴声威律师的观影记录引发争议后会立马想起这件事。

从大众角度来看,一般不会关注是哪个具体人说的"今后河南人尽量先过滤掉"这句话,也不会关注这到底是个别行为还是类似上面截图中的"没有明文的规定",而是把关注点放在这种事发生在爱奇艺身上。就像电商买到假货,人们不会骂某某店铺只会骂这个平台。爱奇艺也一样,平台无论如何也难辞其咎,招聘被曝地域歧视,最起码招聘审核和管理上有所疏漏吧?公布观影信息,最起码在此之前没有考虑作为原告更是爱奇艺用户的吴声威律师本人的情绪吧?

由招聘曝出地域歧视,再到今天庭审放出用户个人隐私。不得不说,爱奇艺似乎给人一种缺乏敬畏心的感觉。只有心存敬畏之心的人才可以行有所止,爱奇艺的这些争议本身与商业没什么关系,不牵扯什么内容版权,平台体验。但有道是千里之堤毁于蚁泬,一些基本服务以外的平台行为会给其平台的品牌形象带来一定的伤害。

商业外"着火",商业内"出师未捷":会员以外缺乏"第二曲线"

对于爱奇艺而言,最头疼的或许不是舆论方面的争议。互联网是健忘的,可能用不了多久大家都会忘掉。对于爱奇艺而言,商业本身一直存在的一些难点痛点或许才是它最关注的话题。

今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因为疫情期间娱乐需求的突增,单季度会员增长突破千万,达到1200万,同比增速达到23%,龚宇在电话会议中也是承认爱奇艺的会员增长是借了疫情的需求红利。与此同时,在线广告收入却出现了下跌。

此外,盈利,这个爱奇艺等待许久的"戈多"似乎一直都没来到。爱奇艺在过去的一个季度仍然保持着29亿人民币的亏损规模。先做用户再挣钱的例子有很多,为什么放在爱奇艺们身上却行不通?

唯一可以解释的答案或许就是内容成本了,而用户往往也是基于内容驱动而非平台自身驱动。不是说先吸引流量再挣钱是不可以的,关键要看两种情况,一是企业在自己的行业是否处于垄断位置;二是烧钱烧出来的用户能否长久留存。

从前者来看,滴滴其实是个很好的例子,网约车市场,滴滴这样一家独大,但在产业发展初期,在竞争状态下,大打补贴战,而后随着滴滴完成对Uber中国的收购,行业逐渐进入了【寡头垄断】阶段,滴滴逐渐停止了对司机的补贴,不需要再花钱请用户坐车。

而移动在线视频不同,有人说行业腾讯和爱奇艺的双寡头垄断已经出现,但事实绝非如此,优酷去年内容、付费会员上与腾讯爱奇艺相比声音似乎是小了些,再往后的芒果TV等平台同样也拥有大量忠实用户。行业不符合双寡头垄断特征,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驱使下,玩家们的盈利压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此外,互联网行业也强调规模效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固定成本会逐渐被分摊和稀释,利润率自然也就越来越高。

而移动在线视频平台其实是一个连接内容与用户的双边网络的形态,而这一网络的价值,理应符合梅特卡夫定律,"集群系数"则用来衡量网络的集群度。从集群系数来看,移动在线视频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娱乐工具",是用户自主的行为,每个用户之间的集群度并不是多高。

持续的优质内容输出是平台不断保持较高付费用户增长以及留存的关键,这是在线视频平台网络效应体现的地方。然而,长时间的不盈利很大程度上也是是由于内容方面的投入过高。用户是内容导向型的,谁家的内容好去谁家,而不是由于产品自身的原因留下来。

除了内容成本高,广告价值的稀释也是平台收入能力下降的一个体现。

首先是流量价值,QusestMobile数据显示早在2018年底短视频流量已经对在线视频完成超越,而人的时间注定是有限的,这就决定每个人所使用的某一属性APP也是有限的,如何能够争取到更多的用户时间也成了各个平台竞争的关键。移动视频平台满足的是人们娱乐方面的需要,而短视频、直播、游戏同样也都是如此,这其实就和视频平台形成了一种替代关系。

其次,广告价值下降是优爱腾们面临的又一大难题。企业预算削减,广大广告主更重视广告投放的转化率,这也是直播带货为什么会兴起的原因,相比较而言,移动在线视频的广告价值明显有些缩水。

最后,会员数量多了,不用看广告的人多了,那么广告价值下降也很正常,二者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此消彼长关系。

付费会员注定是存在天花板的,缺乏第二增长曲线,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或许也让人觉得盈利变得更难可期。

尾声:

长视频的盈利问题不是爱奇艺一家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共同面对需要解决的难题,这或许需要平台更进一步的开源节流,或许需要更多的商业创新,或许需要新的技术突破,但只要平台流量价值存在就不会丧失想象力。

但对于爱奇艺而言,商业以外的细节问题或许更需要引起现在的重视。

关于隐私,数年前的棱镜事件闹的全世界人人自危,此前"脸书"一年两次信息泄露事件让扎克伯格一时间也被冲到全世界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让个人信息的安全性问题再一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国内方面,随着5G、物联网等新概念的兴起,关于科技公司手中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的问题。此次爱奇艺把吴声威律师的近百页个人观影记录拿出来,未来这件事会如何发展尚不得而知我们静观后话,但这或许会引发公众对互联网企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对于爱奇艺而言,无论做什么事还是更加谨慎些为好,否则可能影响的不只是自己的形象。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微信号:13124791216,转载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刘志刚TMT。